马来文意为 “花地”。即今缅甸南部的丹那***。为古代南海重要贸易港之一。见 《郑和航海图》。
①唐武德元年(618)置,治所在麟游县(今陕西麟游县西)。贞观元年(627)废。②唐贞观五年(631)置,为羁縻州,属松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若尔盖县东境。八年(634)改为麟州。
在今湖北英山县东南三十里。《方舆纪要》 卷26英山县: 密峰尖山 “山峰错列,以形似名”。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改锦州府置,属辽东都司。始治于锦州东关驿,洪武二十五年(1392)徙治今辽宁锦州市。清康熙三年(1664)改置广宁府。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置,治今辽宁省锦州市。属辽东
北宋改故城镇置,属将利县。在今甘肃武都县东南三里白龙江北岸。
即今湖南株洲县(渌口镇)南六十四里朱亭镇。《清一统志·长沙府二》:朱亭镇“相传朱子访张南轩于此”。原属湘潭县,清雍正六年(1728)移县丞驻此。
在今浙江四明山一带。《山海经·南山经》:“句余之山,无草木,多金玉。”郭璞注:“今在会稽余姚县南、句章县北,故此二县因以为名。”古山名。约在今浙江省余姚市东南车厩乡境。《山海经·南山经》:“句余之山,
北宋熙宁十年(1077)置,属梓州。治所在今四川盐亭县东六十里永泰乡。建中靖国初改为安泰尉司。北宋元丰元年(1078年)以永泰镇置,治今四川省盐亭县东北永泰场。属梓州。建中靖国初改为安泰尉司。
是中国东沙群岛中惟一露出水面的珊瑚岛。明、清时代,中国渔民就住岛生产,修建房屋庙宇。清初建有“大王庙”,毁后又建“天后宫”。岛的东北侧有中国渔民所建渔村和清同治年间的坟墓一百三十余座。东沙岛是著名的海
即今山东费县东南三十里探沂镇。清光绪《费县志》: 南尹社 “大探沂,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