岔道
即今北京市延庆县南二十里八达岭镇东北岔道。《方舆纪要》卷17延庆州:岔道口,“《志》云,自八达岭而北地稍平,五里至岔道。有二路:一自怀来卫保安州历榆河、土木、鸡鸣三驿至宣府为西路;一至延庆州永宁卫、四海冶为北路。八达岭为居庸之噤吭,岔道又八达之藩篱也。宣德五年巡边驻跸岔道,明日猎于岔道。……嘉靖三十年筑城于此。周二里有奇,与南山联为一边,其地逼临山险,与居庸之外卫”。
即今北京市延庆县南岔道。明宣德五年(1430年)宣宗巡边驻跸岔道;次日,猎于岔道,即此。
即今北京市延庆县南二十里八达岭镇东北岔道。《方舆纪要》卷17延庆州:岔道口,“《志》云,自八达岭而北地稍平,五里至岔道。有二路:一自怀来卫保安州历榆河、土木、鸡鸣三驿至宣府为西路;一至延庆州永宁卫、四海冶为北路。八达岭为居庸之噤吭,岔道又八达之藩篱也。宣德五年巡边驻跸岔道,明日猎于岔道。……嘉靖三十年筑城于此。周二里有奇,与南山联为一边,其地逼临山险,与居庸之外卫”。
即今北京市延庆县南岔道。明宣德五年(1430年)宣宗巡边驻跸岔道;次日,猎于岔道,即此。
明置,即今辽宁绥中县西南前卫镇。明《辽东志》 卷2: 前屯城 “洪武己卯年都指挥曹毅因瑞州旧址修土城,周围五里三十步,高三丈五尺。宣德、正统间备御毕恭、邓铎前后包砌,池深一丈,阔二丈,周围六里二百步。
在今西藏东南部珞渝地区,墨脱县治西南一百四十二里处,沿雅鲁藏布江右岸。为珞巴语名。原隶属西藏地方政府管辖。1944年被印度政府非法占领。
即今河南长葛市东六十一里南席镇。旧属洧川县。《明史·地理志》 开封府洧川县: “东南有南席店,弘治九年,河入栗家口,南行经此。” 1954年改属长葛县。
在今山西高平县西北。《明一统志》卷21泽州:仙公山“在高平县西北四十五里”。
①为巨马河一支流。自拒马河分出,历今河北涿州、高碑店等地,复与拒马河合流。即古之督亢沟水。《水经·巨马水注》:督亢沟水“上承涞水于涞谷……其水自泽枝分,东径涿县故城南。……督亢水又南谓之白沟水,南径广
在今浙江江山市东。《方舆纪要》卷93江山县:白跶寨在“县东八十里”。
在今福建厦门市东北郊金榜山北麓。陈化成(1776—1842)字业章,号莲峰,福建同安人。清代爱国将领。行伍出身,历任参将、总兵、福建水师提督。道化二十年(1840)调任江南提督,镇守上海吴淞。道光二十
当今陕西佳县北之佳芦水。《山海经·南山经》: “诸次之山,诸次之水出焉,而东注于河。”《水经·河水注》: “河水又南,诸次之水入焉。水出上郡诸次山……又东入于河。” 《注疏》 会贞按: “《元和志》
在今浙江桐乡市西北二十六里乌镇。为避南宋光宗赵惇讳,青墩镇省称青镇。
即今河北徐水县北二十里白塔铺。《方舆纪要》卷12安肃县:白塔店,“其地有白浮图,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