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方县
唐武德初改领方县置,属南方州。治所在广西宾阳县东南古城村。贞观五年 (631) 为宾州治。天宝初为安城郡治,至德二载 (757) 为岭方郡治,乾元初为宾州治。北宋开宝六年 (973) 移治今宾阳县北十里新宾镇。元为宾州路治。明洪武二年(1369) 废入宾州。
古县名。唐时以领方县改名,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宾阳县南古城。属宾州。北宋初复为领方县。元代又改名岭方县,治今广西宾阳县北新宾。属宾州。明初废。
唐武德初改领方县置,属南方州。治所在广西宾阳县东南古城村。贞观五年 (631) 为宾州治。天宝初为安城郡治,至德二载 (757) 为岭方郡治,乾元初为宾州治。北宋开宝六年 (973) 移治今宾阳县北十里新宾镇。元为宾州路治。明洪武二年(1369) 废入宾州。
古县名。唐时以领方县改名,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宾阳县南古城。属宾州。北宋初复为领方县。元代又改名岭方县,治今广西宾阳县北新宾。属宾州。明初废。
北宋置,为通州八盐场之一。即今江苏通州市(金沙镇)西北西亭镇。清时置盐课大使于此。即今江苏省通州市西北西亭镇。宋、元时设盐场,明置有盐场巡检司,清时盐课大使驻此。
在今山东泗水县西南。《方舆纪要》卷32泗水县:玉沟泉在“县西南十一里。西北流入泗水”。
即今云南马关县东北四十里山车乡。清有经制外委驻此。壮语“山”为三,“车”为水,意即三个水塘。
亦名西漷水。即今山东滕州市东北之荆河。《汉书·地理志》 鲁国蕃县: “南梁水西至胡陵入沛渠。” 《水经·泗水注》: “泗水又左会南梁水。”元于钦 《齐乘》 卷2: “今按南梁水出滕县荆沟村,西南流至滕
①即今江苏吴县东斜塘乡。清光绪 《江苏全省舆图》 元和县记: “城东有外跨塘、斜塘等镇。”②即今浙江嘉善县北二十二里西塘镇。明正德《嘉善县志》 卷5: “以地势言则曰斜塘,以地言则曰西塘。” 《方舆纪
又名犁摩山。 在今云南宜良县东。《方舆纪要》 卷114宜良县: 客争容山 “在县东十里。县之镇山也”。
即今广东新兴县东南里洞镇。《方舆纪要》卷101肇庆府新兴县“张公脑营”条:里洞营“在县南四十里。嘉靖二十七年置”。
西汉置,属楚国。在今安徽宿州市东北六十六里支 (甾) 河乡城孜集。《水经·睢水注》:渒湖水 “西届彭城甾丘县之故城东”。东汉改为菑丘县。古县名。甾,一作菑(《续汉书·郡国志》)。西汉置,治今安徽省宿州
一名金山关。在今湖北大悟县东黄站镇(黄陂站)。《明史·地理志》 黄安县: “西北有金扃关,亦曰金山关,与河南罗山县界。”
十六国前凉置,在今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南。《晋书· 吕光载记》: 东晋太元十年(385),金城太守尉祐在允吾叛,光遣“姜飞又击败祐众。祐奔据兴城,扇动百姓,夷夏多从之”。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