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州卫
明洪武十一年 (1378),升岷州千户所置,属陕西都司。治所即今甘肃岷县。辖境相当今甘肃岷县、舟曲、宕昌等县地。清雍正八年 (1730) 仍改为岷州。
明洪武四年(1371年)置岷州千户所,十一年升为卫,治今甘肃省岷县。属陕西都司。辖境约相当今甘肃省岷县、宕昌、舟曲等县地。嘉靖间一度改置岷州。后仍设卫。清雍正八年(1730年)改置岷州。
明洪武十一年 (1378),升岷州千户所置,属陕西都司。治所即今甘肃岷县。辖境相当今甘肃岷县、舟曲、宕昌等县地。清雍正八年 (1730) 仍改为岷州。
明洪武四年(1371年)置岷州千户所,十一年升为卫,治今甘肃省岷县。属陕西都司。辖境约相当今甘肃省岷县、宕昌、舟曲等县地。嘉靖间一度改置岷州。后仍设卫。清雍正八年(1730年)改置岷州。
北宋置,属信安军。在今河北霸州市东六十里。
即今吉林省永吉县治。1970年永吉县迁治于此。清光绪《吉林通志》卷15:吉林府西南“四十里口前屯”。《吉林乡土志》:“口前东北有二山,东西相对如门,而口前适居其前。又街前有陡山两座相峙,如天造地设,扼
①在今四川邛崃市西八十里。《方舆胜览》卷56邛州:七盘山“在临邛”。《方舆纪要》卷71邛州:七盘山“有石径自趾至巅,委曲七盘。其相近者曰马崖山,以崖石如马形也”。②在今四川巴中市西北一百二十里。《寰宇
即今河北邯郸市东北苏曹乡。清光绪《畿辅通志》卷70:苏曹镇“在(邯郸)县东北五里。有桥跨滏水口,为水路停泊之所”。
即黑龙江。在今黑龙江省北及俄罗斯境内。清何秋涛 《朔方备乘》 卷24: “黑龙江,满州语曰萨哈连乌喇。萨哈连谓黑,乌喇谓江也。”
在今江西波阳县西鄱阳湖滨团转。清于此置团转汛。
①在今江西余干县南。为安仁江(今信江)支流。《汉书·地理志》 豫章郡余汗县:“余水在北,至阳入湖汉。”《明一统志》卷50饶州府:余水“在余干县治前,会县之东南诸溪余水,故名。以其三道而
①即水。指今四川都江堰市至彭山县一段之岷江。《元和志》卷31唐兴县:“江一名皂江,经县东二里,出麸金。”②亦称大皂江。指今四川都江堰市至新津间之岷江。《明史·地理志》
即今广西贺县东南一百二十里信都镇。清宣统元年 (1909) 信都厅徙治于此。1912年为信都县治。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东南官潭。清宣统元年(1909年)移信都厅抚民同知治此。
即今四川城口县西北沿河乡(岔溪河场)。《明史·张令传》:崇祯十三年(1640)二月,“大败(张献忠义军)玛瑙山,走岔溪,千江河,令复与副将方国安大破之”。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