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崞县

崞县

①西汉置,属雁门郡。治所在今山西浑源县西十五里麻庄。因崞山而得名。东汉末废。西晋初复置,永嘉后入魏,改名崞山县。

②隋大业二年 (606) 改平寇县置,属代州。治所在今山西原平市北三十五里崞阳镇。三年 (607)属雁门郡。唐属代州。元太祖十四年 (1219) 升为崞州。明洪武二年 (1369) 降为崞县,属太原府。八年(1375) 改属代州。民国初属山西雁门道。1928年直属山西省。1958年改为原平县,驻原崞县城,1959年迁治原平镇 (今原平市)。1993年改为原平市。


(1)古县名。(1)西汉置,治今山西省浑源县西,属雁门郡。因境有崞山,故名。东汉末省。晋初复置,仍属雁门郡。《魏书·序纪》:西晋永嘉四年(310年),刘琨“徙马邑、阴馆、楼烦、繁畤、崞五县之民于陉南”,尽献其地于拓跋猗卢,即此。北魏改为崞山县。(2)古旧县名。隋大业二年(606年)改平寇县置,治今山西省原平市北崞阳镇。属雁门郡。《隋书·炀帝纪》:大业十一年(615年),炀帝巡北塞,突厥来袭,逐驰入雁门。“齐王暕以后军保于崞县”,即此。唐至金属代州。蒙古成吉思汗十四年(1219年)升为崞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又降为崞县。明、清属代州。1958年部分划归宁武县,部分与代县合并设置原平县。


猜你喜欢

  • 布尔噶台

    在今内蒙古化德县东北七号村一带。清为察哈尔左翼正白旗驻地。

  • 钵室韦部

    北魏至隋室韦五部之 一。分布在今俄罗斯阿穆尔州贾格德山附近。《北史·室韦传》: “ (北室韦) 又北行千里至钵室韦,依胡布山而住,人众多。”

  • 绥越郡

    南朝陈置,治所在绥越县 (今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南)。辖境相当今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南境。隋废。南朝陈置,治绥越县(今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南)。属桂州。辖境相当今富川瑶族自治县一带。隋开皇九年(589年)废

  • 林尘墟

    即今广东化州市西北林尘镇。清光绪 《高州府志》 卷10化州: 林尘在 “州北六十里”。

  • 句吴

    即吴国。《史记·吴太伯世家》:“太伯之奔荆蛮, 自号句吴。”“句”为吴语发声字。

  • 润州

    ①隋开皇十五年 (595) 置,治所在延陵县(今江苏镇江市)。《元和志》 卷25润州: “城东有润浦口,因以为名。” 大业三年 (607) 废。唐武德三年(620) 复置,治所在丹徒县 (今江苏镇江市

  • 古岭寨

    明置,属侯官县。即今福建福州市东鼓岭。昔为戍守要地。

  • 如东县

    1945年11月苏中革命根据地改如皋县置,治马塘(今江苏如东县西马塘镇)。1949年4月属苏北行署区。1952年11月复属江苏省。在江苏省东南部、黄海之滨。属南通市。面积 1872 平方千米。人口10

  • 二十四桥

    在今江苏扬州市西门外。《方舆胜览》卷44扬州:二十四桥“隋置,并以城门坊市为名。后韩令坤省筑州城,分布阡陌,别立桥梁,所谓二十四桥者,或存或废,不可得而考”。宋沈括《补笔谈》犹载二十四桥之名。或谓二十

  • 天宝市

    即今福建漳州市西北天宝山南麓天宝镇。清光绪《皇朝中外一统舆图》:漳州西北有天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