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嵩明县

嵩明县

1913年改嵩明州置,后属云南滇中道。治所即今云南嵩明县。1916年直属云南省。


在云南省中部偏东。属昆明市。面积1442平方千米。人口34.2万。辖3镇、6乡。县人民政府驻嵩阳镇。因汉人与乌、白蛮会盟于此而得名;另一说这里是诸葛亮南征时与各少数民族首领会盟的地方。汉为牧靡县地,属益州郡。三国蜀汉至南朝为牧麻县地,属建宁郡。唐置威州,治今杨林镇,属戎州都督府,后废。南诏置长城郡,治今嵩阳镇,属拓东节度。宋大理改置嵩盟部,属善阐府。蒙古宪宗六年(1256年)置嵩盟万户府。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改置长州,领杨林、邵甸二县,治所分别在今杨林镇、白邑。至元十五年长州升嵩明府;二十二年降为州,隶中庆路。明隶云南府,洪武十五年(1382年)裁邵甸县入州。成化十七年(1481年)裁杨林县入州。1913年降为嵩明县,属滇中道。1929年直属云南省。1950年属曲靖专区。1959年并入寻甸县,1962年析出复置。1983年划归昆明市。地处滇中湖盆高原东北部。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产稻、玉米、小麦、蚕豆、马铃薯、烤烟、油菜籽、水果、板栗、松子等。工业有机械、水泥、酿酒、造纸、皮件、印刷、印染、化工、食品等厂及煤矿。特产“杨林肥酒”。“嵩明花灯”素负盛名。贵昆铁路从东南部通过。贵昆、昆水公路横穿中部和南部。古迹有古盟台、唐柏、兰茂墓及兰公祠。纪念地有红军长征纪念塔、烈士陵园。


猜你喜欢

  • 专景山

    在今安徽贵池市西南二十五里。《方舆纪要》卷27贵池县“大雄山”条下:专景山“在府西二十五里王家汊之右。俗呼砖井山。崇峦拱揖,支陇环伏,湖水摇光,芰荷交映,擅一方之胜”。

  • 黄渠桥镇

    即今宁夏平罗县东北三十里黄渠桥镇。《中华民国新地图》 宁夏平罗县东北有黄渠桥 (乡)。1954年惠农县曾移治于此。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县东北部。面积48平方千米。人口1.13万。镇人民政府驻黄渠桥,人

  • 前头旗

    又称前首旗。即和硕特前头旗。在今青海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境。

  • 静边镇

    唐置,属陇右节度使。在今青海贵德县西。仪凤二年 (677) 置为积石军。

  • 重元寺

    南朝梁建。在今江苏苏州市城区西北隅。唐韦应物有 《登重元寺阁》 诗。《清一统志 · 苏州府》: 承天能仁寺,“梁卫尉卿陆僧瓒舍宅置。初名广德重元寺,宣和中改今额。《府志》: 元末张士诚据以为宫,明洪武

  • 捍城山

    在今四川达县东南。清乾隆 《达州志》卷1: 捍城山 “在州东南五十里。石崖峻峻,环绕如城,周回九里十八步。前宋兵革,迁州县城于此”。

  • 夷部溪口

    夷部溪入金沙江之口。在今四川屏山县西北新市镇。《元史·地理志》 马湖路:“宋时蛮主屯湖内。元至元十三年内附后,立总管府,迁于夷部溪口,濒马湖之南岸创府治。”

  • 桃人

    战国魏邑。在今河南长垣县西北。《战国策·秦策四》: 楚人黄歇说昭王曰: “王又举甲兵攻魏,……拔燕、酸枣、虚、桃人。”古邑名。战国魏邑,在今河南省长垣县西北。

  • 六同郡

    南朝梁大同十年(544)置,属戎州。治所在僰道县(今四川宜宾市。一说在今宜宾县西安边镇)。《寰宇记》卷79戎州:“以六合所同为郡之名。”辖境相当今四川宜宾、南溪、高县等市县地。北周治所在南广县(今宜宾

  • 捺水

    即今黑龙江省嫩江。《北史·室韦传》: “有大水从北而来,广四里余,名捺水。”古水名。即今黑龙江省嫩江。《北史·室韦传》:“有大水从北而来,广四里余,名捺水。”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