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巴州

巴州

①东晋义熙元年(405)谯纵据蜀置,治所在白帝城(今四川奉节县东十里)。辖地大致在今四川开县、万县市以东地区。《晋书·谯纵传》:以“(谯)明子为镇东巴州刺史,率其众五千屯白帝”。即此。后废。

②南齐建元二年(480)置,治巴东郡(在今四川奉节县东十里白帝城)。辖境相当今四川壁山、綦江流域以东、湖北秭归,清江中上游流域以西地区。永明元年(483)废。

③南朝梁置,治所在巴陵县(今湖南岳阳市)。隋开皇九年(589)改为岳州,大业初改为罗州,寻改巴陵郡。唐武德四年(621)复置巴州, 六年(623)改为岳州。

④北魏延昌三年(514)于大谷郡置,治所在今四川巴中市。《寰宇记》卷138巴州:“盖取古巴国以为名。”隋大业三年(607)改为清化郡。唐武德元年(618)复为巴州。天宝元年(742)改为清化郡。乾元元年(758)复改巴州。辖境相当今四川巴中、平昌二县地。元属广元路。明洪武九年(1376)降为巴县。正德九年(1514)复升为巴州,属保宁府。1913年改为巴中县。

⑤西魏大统十七年(551)改楚州置,治所在巴郡垫江县(今四川重庆市)。《元和志》卷33渝州:“《禹贡》梁州之域,古之巴国也。阆、白二水东南流,曲折如巴字,故谓之巴。”州以古巴国、巴郡、巴水而得名。辖境相当今四川重庆市渝北区以南,江津以东,涪陵以西地区。北周闵帝元年(557)复改为楚州。

⑥北齐置,治所在西阳郡(今湖北黄州市东长江北岸)。辖境相当今湖北黄州市地。隋开皇初废。


(1)南朝宋泰始五年(469年)分荆、益二州置三巴校尉,其后屡有废复。南齐建元二年(480年)分荆州巴东、建平及益州巴郡、涪陵等四郡置巴州,治鱼复县(今重庆奉节县东)。辖境相当今湖北省兴山、五峰等县以西,神农架以南和重庆市綦江、江津、璧山等市县以东,垫江、开县、巫溪等县以南地区。永明元年(483年)废。(2)北魏延昌三年(514年)置,“盖取古巴国以为名”(《太平寰宇记》)。治汉昌县(梁改梁广县,北周改化成县,今四川巴中市)。隋大业三年(607年)改为清化郡,唐武德元年(618年)复为巴州,天宝元年(742年)又改为清化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巴州。辖境相当今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及南江县南部地区。宋时扩大,属利州路。元属广元路。明洪武九年(1376年)以州治化成县省入州,又降州为县。正德九年(1514年)复升为州。属保宁府。清不领县。1913年废州改为巴中县。(3)西魏大统十七年(551年)改楚州置,治垫江县(今重庆市)。北周闵帝元年(557年)复为楚州。(4)南北朝蛮族杜清和置,治洵阳县(今陕西旬阳县北洵河北岸)。西魏废帝改名洵州。


猜你喜欢

  • 郅支城

    即今哈萨克斯坦江布尔城。《汉书· 陈汤传》: 建昭三年 (前36),西域副校尉陈汤伐匈奴郅支单于,“前至郅支城都赖水上,离城三里,止营傅陈。……汉兵纵火,吏十争入,单于被创死”。

  • 罗为县

    唐贞观十四年 (640) 改邪施县置,属播州。治所在今贵州遵义市西南。《寰宇记》 卷121播州芙蓉县: 废罗为县 “以界内罗为水为名”。显庆五年 (660) 废。

  • 巴南巴西

    在今印度卡纳塔克邦卡尔瓦尔东南。元汪大渊《岛夷志略》:“巴南巴西,国居大响山之南,环居数十里。”

  • 域林

    春秋许邑。在今河南叶县东。《左传》: 襄公十六年 (前557),晋伐许,“次于域林”。

  • 龙颈墟

    即今广东清新县西北龙颈镇。清光绪《广东舆地全图》:清远县西北有龙颈墟。

  • 汶山郡

    ①西汉元鼎六年(前111)置,治所在汶江县(今四川茂县北)。辖境相当今四川黑水县,邛崃山以东,岷山以南,北川、都江堰市以西地区。地节三年(前67)并入蜀郡。东汉建安末刘备复置,治所在绵虒县(今四川汶川

  • 官竹

    又名竹圃、官竹园、梁王竹园、兔园。在今安徽毫州市东北。《水经·睢水注》: “睢水又东南流,历于竹圃。水次绿竹荫渚,菁菁实望,世人言梁王竹园也。” 《梁书· 羊侃传 》: 梁中大通四年 (532),“

  • 狄道州

    清乾隆三年(1738)升狄道县置,属兰州府。治所即今甘肃临洮县。不辖县。1913年复降为狄道县。清乾隆三年(1738年)升狄道县为州,治今甘肃省临洮县。属兰州府。辖境即今临洮县。1913年降为县,19

  • 大漠州都督府

    唐显庆三年(658)以葛逻禄炽俟部置,属北庭都护府。在今新疆福海县境。8世纪前期废。唐显庆二年(657年)以葛逻禄炽俟部置,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额尔齐斯河以南至乌伦古河之间。属北庭都护府。8世纪末

  • 七径墟

    即今广东电白县北七径镇。清道光《电白县志》卷8:七径墟“在县(今电城镇)西南八十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