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市桥

市桥

①在今河北邯郸市内。《清一统志·广平府二》:市桥“在邯郸县西门外。相传战国时赵王建,下有铁牛、铁柱,商旅辏集于上”。

②即今广东番禺市(市桥镇)。清移沙湾巡司驻此。1945年后为番禺县治。

③在今广东东莞市城区内。《清一统志·广州府》:德安桥“在东莞县税课局西,横跨县港。本名通济,后废,元复置改名。民多于桥上为市,号曰市桥”。

④亦名冲星桥。战国时秦建。在今四川成都市西南文庙西街附近。东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城)西南石牛门曰市桥。”桥在石牛门外郫江上,与笮桥相对。《寰宇记》卷72华阳县引李膺《益州记》云:“汉旧州市在桥南, 因以为名。”《后汉书·公孙述传》:建武十二年(36),吴汉率军入蜀,至成都城下,“述乃悉散金帛,募敢死士五千余人,以配延岑于市桥,伪建旗帜,鸣鼓挑战,而潜遣奇兵出吴汉军后,袭击破汉”。即此。


区片名。在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中北部。面积41平方千米。人口12.6万。区人民政府驻地。广州卫星城。宋代成集市时,因市内多桥,又多以桥为市,故名。清康熙三年(1664年)移沙湾巡检司治此。1943年置镇。1945年起为番禺县治,1992年为番禺市治,2000年为番禺区治。有食品、服装、工艺、玩具、电子、汽车装配、电筒等厂。特产“市桥鲜虾抽”(酱油)、“番禺排粉”。公路通广州、佛山等市。有人民英雄纪念碑、冼星海公园。


猜你喜欢

  • 西峪寨

    在今山西沁县西北西峪村。《清一统志·沁州》 “段村寨”条下:州西北“六十里有西峪寨”。

  • 安庄城

    即今贵州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方舆纪要》卷123安庄卫:安庄城“今卫治。洪武二十五年筑”。

  • 石武县

    南朝梁置,为真阳郡治。治所在今湖北随州市东北。隋开皇十八年(598)改为宜人县。

  • 南伊岛

    即今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之鸿庥岛。1935年公布名称为南伊岛。1947年改名鸿庥岛。

  • 博关

    一名博陵。春秋时齐邑。在今山东茌平县西北肖王庄乡西南王菜瓜村西二里。《战国策·齐一》: 张仪说齐王曰,“悉赵涉河关,指博关”。又,同书 《赵策二》: 苏秦曰,“赵涉河漳博关”,皆指此。

  • 黄土铺

    在今四川茂县境。《方舆纪要》 卷67威州: 黄土铺 “在州东北百里。宣德二年,松潘蛮攻围城堡,官军讨之,至黄土铺失利,松茂之道遂绝。即此”。在今四川省汶川县东北。明宣德二年(1427年),松潘土著起事

  • 峆㠠山

    又作蛤蠦山。 在今山东烟台市西南。 元于钦 《齐乘》 卷1谓峆㠠山 “在福山县南”。 《明一统志》 卷25登州府: 峆㠠山 “在福山县南三十里, 连栖霞县界。 山势嵯峨,

  • 玄州

    ①隋开皇六年(586)置,治所在无终县(今天津市蓟县)。大业初改为渔阳郡。唐武德二年(619)复置,治所在渔阳县(今天津市蓟县)。贞观元年(627)废。②唐武德二年(619)置,治所在潞县(今北京市通

  • 五里冢遗址

    在今山东乐陵市南五里冢村。为新石器时期龙山文化遗存。出土文物有磨制石斧、石镰、卜骨、骨锥及夹沙灰陶鬲足、陶杯、石环、陶纺轮等。

  • 金宝顶堡

    即金宝堡。在今广西阳朔县西四十里金宝乡。明隆庆五年 (1571) 置,清康熙八年 (1669)设游击驻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