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广州

广州

①三国吴黄武五年(226)分交州置,治所在广信县(今广西梧州市)。不久废。永安七年(264)复置,治所在番禺县(今广东广州市)。辖境相当今广东、广西两省区除广东廉江以西、海南岛、广西桂江中上游、容县、北流以南、宜州西北以外的大部分地区;南朝后渐缩小。隋开皇十二年(592)移治曲江县(今广东韶关市南十里武水西岸),开皇末移治南海县(今广州市)。仁寿元年(601)改为番州,大业三年(607)又改为南海郡。唐武德四年(621)复为广州,后为岭南道治所,天宝元年(742)改为南海郡,乾元元年(758)复为广州,乾宁二年(895)改为清海军。五代为南汉国都,改为兴王府。北宋开宝四年(971)复为广州,治南海、番禺二县(今广州市)。端拱后为广南东路治。南宋祥兴元年(1278)升为翔龙府,同年(至元十五年)元改为广州路。

②北魏永安元年(528)置,治所在鲁阳郡山北县(今河南鲁山县)。辖境相当今河南鲁山、宝丰、叶、郏、襄城、舞阳等县及平顶山市地。西魏大统十三年(547)属西魏,而东魏另置南广州于襄城郡(今河南襄城县)。北周建德六年(577)改为汝州。隋仁寿末改为鲁州。

③辽开泰七年(1018)置,治所在昌义县(今辽宁沈阳市西南六十里大高华堡)。辖境相当今辽宁沈阳、新民、辽中等市县相连地带。金皇统三年(1143)废。


(1)三国吴黄武五年(226年)分交州置。旋废。永安七年(264年)复置,治番禺县(今广东广州市)。辖境相当今广东、广西除广东廉江县以西,广西桂江中上游,容县、北流市以南,宜州市以西北之外的大部分地区。南朝以后辖境渐小。隋大业初改南海郡。唐武德时复为广州,治南海县(今广州市)。五代南汉升为兴元府,并建都于此。宋复为广州,治南海、番禺二县(今广州市)。元升为路,明改府。唐、宋至清历为岭南道、广南东路、广东省治。辖境东至今龙门、增城、东莞、深圳,北至清远,西至新会、台山,南至海。1911年废。唐乾符六年(879年)黄巢起义军攻克此地。唐以后置市舶司和海关于此,为外商海舶凑集之地。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遭英军侵略,府城人民组织平英团,奋起武装反抗。辛亥革命前夕,孙中山领导的反清运动,曾多次起义于此。(2)北魏太和中置,后废。永安中复置,治鲁阳县(今河南鲁山县)。辖境相当今河南省鲁山县等地。东魏武定中移治襄城县(今属河南)。隋仁寿以后废。(3)辽开泰七年(1018年)置,治昌义县(今辽宁沈阳市西南大高华堡)。辖境相当今辽宁省西南部。金皇统三年(1143年)废。


猜你喜欢

  • 长冈墟

    ①即今广东花都市北长冈圩。清光绪《广州府志》卷69墟市:花县有“长冈墟”。②即今广东封开县东南长冈镇。清光绪《广东舆地全图》:封川县东南有长冈墟。

  • 慎水

    在今河南正阳县北。东南至息县附近入淮河。一说为清水河。《水经·淮水注》: 慎水 “出慎阳县西,而东径慎阳县故城南,县取名焉。……东南径息城北,又东南入淮”。

  • 河上县

    隋开皇十六年 (596) 分临黄县置,属魏州。治所在今山东莘县西南观城镇东北。大业初省。

  • 菊海

    亦作北海、小海。即今俄罗斯之贝加尔湖。《元史·刘好礼传》: 至元十七年 (1280),北方诸王叛执好礼,“遂以衣服赂叛王千户,始获东出铁壁山口……七月,至菊海,始与戍兵接”。

  • 万寿宫

    又名铁柱宫。在今江西南昌市翠花街西、棋盘街东。宋名延真观,明嘉靖间改名万寿宫。为道教著名宫观。

  • 大池江

    即今云南宜良县东之南盘江。《方舆纪要》卷114宜良县:大池江“在县东八十里。一名盘江。一名大河。从曲靖陆凉州流入境,流六十里出县界,入澂江府界,谓之铁池河”。

  • 罕答河卫

    又作哈剳河卫。明永乐四年(1406)置,属奴儿干都司。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北岸奥列利湖以东看丹河流域。后废。明永乐四年(1406年)置,治所今址不详。辖区约今俄罗斯黑龙江以北看丹河流

  • 小市厢

    即今四川泸州市东北小市镇,为泸县治。《明史·贺人龙传》:明末,张献忠义军攻占“泸州西北,人龙屯小市厢,隔一水不击”。即此。

  • 大明宫

    即唐之东内。在今陕西西安城北二里龙首原上。宋敏求《长安志》卷6:“东内大明宫在禁苑东南,南接京城之北面,西接宫城之东北隅,南北五里,东西三里。贞观八年置为永安宫,明年改曰大明宫,以备太上皇清暑,百官献

  • 安正国城

    古城名。亦译阿真谷、阿真国或阿占国。故址在今缅甸曼德勒以北伊洛瓦底江畔之辛古。古代从云南经缅甸入海交通线经此。据《新元史·外国列传》 “缅国”条载,此城同江头城、太公城、马来城和蒲甘缅王城并称为“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