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建平县

建平县

①西汉置,属沛郡。治所即今河南夏邑县西南五十九里马头镇。东汉属沛国。西晋废。

②东汉建安十年 (205) 置,属建安郡。治所在今福建建阳市东南,建溪东岸。西晋太康中改名建阳县。

③三国魏改建平侯国置,属沛国。治所在今河南永城县西北。西晋废。

④西魏置,治所在今甘肃礼县境。北周废。

⑤北宋端拱元年 (988) 分广德县置,属广德军。治所郎步镇 (即今安徽郎溪县治)。元属广德路。明属广德直隶州。1914年改为郎溪县。

⑥清光绪二十九年 (1903) 析建昌及平泉州地置,属朝阳府。治所在新丘 (即今辽宁建平县北建平镇)。取建昌、平泉各一字为名。民国初属热河特别区,1928年属热河省。1954年迁叶柏寿镇,即今建平县治。1956年属辽宁省。


(1)古县名。(1)西汉景帝六年(前151年)封程嘉、昭帝元年(前86年)封杜延年为建平侯。东汉改为县,治今河南省夏邑县西南马头。属沛郡。西晋废。(2)东汉建安十年(205年)置,治今福建省建阳市东南、建溪东岸。属建安郡。西晋太康四年(283年)改建阳县。(3)北魏置,治今甘肃省礼县境。属仇池郡。北周废入仓泉县。(2)古旧县名。北宋端拱元年(988年)以广德县郎步镇置,治今安徽省郎溪县。属广德军。元属广德路。明、清属广德州。1914年因与热河特别区建平县重名,改名郎溪县。以县境有郎溪水,县治曾名郎步溪而得名。(3)今县名。在辽宁省西部。属朝阳市。面积 4838 平方千米。人口57.7万。辖18镇、9乡。县人民政府驻叶柏寿镇。清初为敖汉部牧地。乾隆三年(1738年)设塔子沟厅,属承德府。四十三年撤塔子沟厅,置建昌县,时属建昌县。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置建平县(治今县北建平),属朝阳府。日本侵占时期,1933年属热河省,1940年改置喀喇沁右翼旗。1945年设立建平县。1954年迁治叶柏寿。1955年属辽宁省。1959年属朝阳市。1964年属朝阳专区,1984年属朝阳市。属辽西低山丘陵区。河流有大凌河、牤牛河、老哈河。属中温带湿润气候。农产有玉米、高粱、谷子等。矿产有铁、锰、钼、金、珍珠石、大理石、煤、陶土等。有冶金、化工、机械、建材等工业,锦承、叶赤铁路和101国道及京沈、锦赤公路经此。


猜你喜欢

  • 渌溪峒 (峝)

    在今广西武鸣县东北。《方舆纪要》卷111思恩府: 渌溪峒 “在府东。本上林县地,宣德中改今属”。

  • 抚安县

    唐永淳元年(682)置,属党州。治所在今广西玉林市西北蒲塘镇。至德二年(757)改为抚康县。古县名。唐永淳元年(682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西北党州东。属党州。至德二载(757年)改名抚康县

  • 石柱山

    ①一名石人山。在今安徽旌德县西六十里。《舆地纪胜》卷19宁国府:石柱山“一名射的山。有双石挺然特起,一巨石承之,号豹子尖,尤为奇秀”。明嘉靖《宁国府志》卷5:石柱山,“梁元帝时,新安程灵洗起兵讨侯景,

  • 高罗汛

    即今湖北宣恩县南五十八里高罗镇。清设外委驻守。

  • 京岘山

    又名丹徒岘、荆岘。在今江苏镇江市东五里。京口即以此山得名。南朝宋鲍照有 《从拜陵登京岘》 诗。《资治通鉴》: 唐建中四年 (783),“浙江东西节度使韩滉闭关梁,禁牛马出境,筑石头城,穿井近百所,缮馆

  • 勐 (猛) 板

    ①明代属车里宣慰司。即今云南勐海县西南勐板。②即今云南永德县西北勐板。清置猛板土千总。

  • 紫皮岙

    在今浙江舟山市定海区西北紫微乡境。《方舆纪要》 卷92宁波府定海县: 天同岙 “相近者有紫皮岙。嘉靖三十七年胡宗宪遣奇兵出此捣岑港贼巢”。

  • 古驿镇

    在今山西蒲县西北。《清一统志·隰州》“化乐镇”条下:蒲县西“三十五里有古驿镇”。在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区北部。面积237平方千米。人口8.1万。镇人民政府驻吕堰驿,人口 5990。因古时设有驿站,故名。1

  • 龙王堂

    ①又名龙泉庵。在北京市西山支脉平坡山大悲寺西北。是八大处中第五处。建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山泉从寺后峭壁流出,至前院经石螭吻(石雕龙头)注入水池。《日下旧闻考》卷103:“龙王堂,阶下有方池,深

  • 绥亦咕国

    即今瑞典。清谢清高《海录》 有专条记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