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建昌路

建昌路

①元至元十二年 (1275) 改建昌府置,属罗罗斯宣慰司。治所在建安州 (今四川西昌市)。辖境相当今四川大渡河以南、冕宁、西昌、普格以东,大凉山、金沙江以西地。明洪武十五年 (1382) 改建昌府。

②元至元十四年 (1277) 升建昌军置,治所在南城县 (今江西南城县)。辖境当今江西南城、黎川、资溪、广昌等县地。明初改肇昌府,不久改建昌府。

③明万历二十四年 (1596) 置,治所即今河北迁安县东北四十里建昌营镇。明设参将及东营都司。清于此设参将及巡司。


(1)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改建昌府置。十七年置建安州(治今四川西昌市),为路治。属云南行省罗罗蒙庆宣慰司。辖境相当今四川省大渡河以南,金沙江以北、以西及雅砻江以东地区。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复为府。(2)元至元十四年改建昌军为路,治南城县(今属江西)。属江西行省。十九年后辖境相当今江西省南城、黎川、广昌、资溪等县地。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朱元璋改为肇昌府,寻又改名建昌府。


猜你喜欢

  • 大?寨

    在今浙江苍南县东南四十六里大岙村。《方舆纪要》卷94平阳县:大��寨“在金乡卫东,有大��海口,又南为小��寨,近蒲

  • 赤乌场

    唐置,即今江西瑞昌市。《寰宇记》卷111江州瑞昌县:“本赤乌场地。按,《吴志》,孙权时有赤乌见于此,始有地名。……赤乌之地则浔阳西偏。建中四年以浔阳西偏僻远,因立为场。”五代南唐升元三年(939)升为

  • 朴窝山

    在今云南昭通市东南三十里。《明一统志》卷72乌蒙军民府:朴窝山“在府东南三十里。夷语以平坦为朴窝,谓此山四望平坦”。

  • 剧头岭

    一名大剧岭。在今福建永春县西北,与德化县接界。《清一统志·永春州》: 大剧岭 “在州西北三十里小尖山之西,有大剧、小剧二岭,亦名剧头岭。高十里,接德化县界。朱子以事往德化,夜宿于此。有诗”。

  • 英州

    五代南汉乾和五年 (947) 置,治所在浈阳县 (今广东英德市)。《方舆纪要》 卷102英德县:“英山在县东二十五里,州以此名。” 辖境相当今广东英德市地。北宋宣和二年 (1120) 赐名真阳郡。南宋

  • 文殊寺

    一名文殊院。在今山西五台县东北中台灵鹫峰顶。唐释法云建。《清一统志·代州》:文殊寺“相传寺成时,文殊现金像,塑工安生肖之,名曰真容院。明易今名”。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重修,乾隆二十五年(1760

  • 孔灵山

    在今安徽歙县南二十五里。《晋书·孔愉传》:“惠帝末,东还会稽,入新安山中,改姓孙氏,以稼穑读书为务,信著乡里。后忽舍去, 皆谓为神人,而为之立祠。”《寰宇记》卷104歙县有孔灵邨,“在县南二十五里”,

  • 吹没辇

    即碎叶水,亦名吹河。今吉尔吉斯坦及哈萨克斯坦境内之楚河。元《长春真人西游记》:“宣差阿狗追饯师于吹没辇之南岸。”

  • 原山

    ①又名马耳山。在今山东莱芜市东北七十里。《汉书·地理志》 泰山郡莱芜县: “原山,甾水所出。” 《水经》: “淄水出泰山莱芜县原山。” 郦道元注: “淄水出县西南山下,世谓之原泉。《地理志》曰,原山,

  • 五脂山

    即五指山。在今辽宁绥中县西北。《辽史·地理志》:来州有五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