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潘镇
即今河南许昌县东张潘乡。民国《许昌县志》卷1《图考》:“张潘保,位于许城东部,距城三十里。……张潘镇为本保集市。……商业繁盛,故列许四镇之一。”
在河南省许昌县东部。面积54平方千米。人口4.7万。镇人民政府驻张潘,人口 5200。传村西有汉献帝张、潘二后冢,故名。1965年建公社,1984年改乡,1999年改镇。产小麦、玉米、大豆、甘薯。有水泥预制、面粉、机修、食品等厂。有公路北接311国道,西接107国道。古迹有许国故城遗址。
即今河南许昌县东张潘乡。民国《许昌县志》卷1《图考》:“张潘保,位于许城东部,距城三十里。……张潘镇为本保集市。……商业繁盛,故列许四镇之一。”
在河南省许昌县东部。面积54平方千米。人口4.7万。镇人民政府驻张潘,人口 5200。传村西有汉献帝张、潘二后冢,故名。1965年建公社,1984年改乡,1999年改镇。产小麦、玉米、大豆、甘薯。有水泥预制、面粉、机修、食品等厂。有公路北接311国道,西接107国道。古迹有许国故城遗址。
①又名石渠、天宝河、开元新渠、公主河、娘娘河。在今河南陕县东北三门峡人门岛东。唐开元末开凿的人工渠。全长280余米。《新唐书· 食货志》: 开元二十九年 (741),“陕郡太守李齐物凿砥柱为门以通漕,
一名北竿塘。即今福建连江县马祖列岛北北竿塘岛(长屿岛)。南宋中叶《淳熙三山志》列举闽江口外的岛屿, 已提到该岛。明洪武二年(1369)曾徙其民于内地。清代岛上设有烟墩,与南竿塘和迤南的白犬、东沙岛合置
在今安徽凤阳县城西北隅凤凰山之阳。明洪武二年 (1369) 九月,诏 “以临濠为中都,命有司建置城池宫阙如京师之制”,营建达六年之久。主要建筑有外、中、内三城。外城周五十余里,中城周十三里,内城周六里
东魏武定六年 (548) 改黄城戍置,为下蔡郡治。治所在今安徽颍上县西南三十五里。北齐废。
①金改北宋匼河镇置,属河东县。在今山西芮城县西七十五里匼河村。②清置,属新乡县。即今河南新乡县西二十四里合河乡。
一作长泉县。西魏废帝二年(553)改南陕县置,属恒农郡。治所在今河南洛宁县西四十一里长水乡。隋属弘农郡,义宁元年(617)改为长水县。古县名。西魏废帝改南陕县置,治今河南省洛宁县西长水镇。属义川郡。隋
五代唐改吉昌县置,为慈州治。治所即今山西吉县。北宋熙宁五年(1072)改属隰州,元祐元年(1086)复为慈州治。金天德三年(1151)为耿州治。明昌元年(1190)改为吉州治。蒙古至元二年(1265)
元置,在今朝鲜咸镜北道会宁云头城。元 《析津志》 天下站名: “南京百一十 (里) 蛮出海(海即温之误)。” 后废。
在今山西朔州市东南。《方舆纪要》 卷44马邑县: 佳吉寨 “ 《志》 云,在太和岭北口西山上”。即此。
在今福建德化县城东南郊宝美村。创烧于宋。元代有发展,至明代以生产白瓷著名。产品远销日本及东南亚诸国。1976年对屈斗宫窑址进行发掘,发现一条保留比较完整的窑基,出土六千多件瓷器和烧制工具。瓷器中洗、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