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弥渡县

弥渡县

1913年析原蒙化厅及赵州、云南县地置,后属云南腾越道。治所在弥渡镇 (即今云南弥渡县)。民国 《云南行政纪实》: “古时溪河横流,行人迷渡,因名迷渡。后以迷字欠雅,更名弥渡。” 1929年直属云南省。


在云南省西部。属大理白族自治州。面积 1571 平方千米。人口31.2万。辖5镇、4乡(含1彝族乡)。县人民政府驻弥城镇。弥渡之名,史料中多认为从水乡泽国而得名。宋大理国时置白崖赕,又名勃弄赕。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于白崖赕置建宁县,治今县西北红岩,属赵州。二十五年撤销建宁县,并入大理路。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设迷渡市巡检司,隶赵州。清雍正八年(1730年)移大理督捕通判驻弥渡城。1913年以赵州、祥云、宾川、蒙化(今巍山)四县插花地合并置弥渡县,治今址。1914年属腾越道,1929年直属云南省。1950年属楚雄专区,同年3月,划归大理专区。1960年宾川、弥渡、祥云并为祥云县。1962年复置弥渡县,属大理白族自治州。地处滇中红层高原西部边缘。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以稻、玉米、小麦、蚕豆为主,经济作物有烤烟、花生、大蒜、芋头、水果等。冬春反季蔬菜畅销省内外。为全省优质烟生产基地。工业有食品、印刷、建材、服装、铜选、板簧、煤矿、农机等。海勐、昆畹公路从境内通过。名胜古迹有南诏铁柱、清彝族农民起义领袖李文学帅府、东山森林公园、天生桥等。


猜你喜欢

  • 麻坪

    在今四川乐山市东。《元史·速哥传》: 至元十二年 (1275),“遣兵败宋将昝万寿于麻平”。即此。

  • 博犊县

    唐武德五年 (622) 置,属胥州。治所在今越南清化省清化西北。贞观元年 (627) 废。

  • 灵鹫隘

    在今江西广丰县东南。《方舆纪要》卷85广信府永丰县:灵鹫隘“在县东南灵鹫山下。东通江山县之青湖镇,北达玉山县”。

  • 金门亭

    在今河南宜阳县西南。东汉延熹二年(159),尚书令李玮诛梁冀有功,封金门亭侯。在今河南省宜阳县西南。东汉延熹二年(159年)尚书令李玮因诛梁冀有功,封金门亭侯。

  • 兴隆场

    ①即今四川泸县北桐兴乡。清嘉庆《泸州志》卷2:兴隆场“距州一百里”。产煤。②即今四川安岳县南六十里兴隆镇。清道光《安岳县志》卷7:兴隆场“在治南六十里”。③即今四川中江县西南兴隆镇。清光绪《潼川府志》

  • 平都亭

    在今河北武强县(小范)西南平都村。《史记·惠景间侯者年表第七》:汉惠帝五年(前190),封刘到为“平都”侯。即此。

  • 神山县

    ①唐武德四年 (621) 改浮山县置,属晋州。治所在今山西浮山县西南十里古县村。《元和志》卷12神山县: “因羊角山神人见,又改为神山县。”五代唐移今治。北宋改属平阳府。金大定七年(1167) 改为浮

  • 南河水

    即白水。在今陕西白水县南。《清史稿·地理志》 同州府白水县: “东南有白水,即南河水,自南境东流注之 (洛水)。”

  • 通肯河

    在今黑龙江省青冈县东。源出小兴安岭,南流入呼兰河。《清一统志·黑龙江》 “呼伦河” 条下: “通肯河,在 (齐齐哈尔) 城东四百五十里,东南流入呼伦河。”呼兰河支流。在黑龙江省中部。源出小兴安岭南麓。

  • 新巴郡

    东晋安帝时置,属梁州。治所在新巴县(今四川青川县西南,一说在今四川江油市东北雁门镇)。北魏属益州,仅辖新巴一县。后向东南移于今江油市东北。隋开皇初废。东晋安帝时置,治新巴县(今四川江油市东北雁门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