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弱水

弱水

①在古代,凡水道水浅,或不通舟者,人们往往认为是弱水不能胜舟,名为 “弱水”。古籍中所载弱水甚多: (1) 《尚书· 禹贡》 雍州: “弱水既西。”“导弱水至于合黎,余波入于流沙”。上源指今甘肃山丹河,下游既今山丹河与甘州河合流后的黑河,入内蒙古境后,称额济纳河。(2) 《山海经·西山经》: 劳山 “弱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洛”。指今陕西北部洛水上游一条支流。(3) 《山海经·大荒西经》: 昆仑之丘 “其下有弱水之渊”。《史记·大宛列传》: “安息长老传闻条支有弱水西王母。” 《后汉书·西域传》: 大秦国 “西有弱水流沙,近西王母所居处。” 所指皆在西方绝远处。(4) 《汉书·地理志》 金城郡临羌县: “西有须抵池,有弱水、昆仑山祠。” 《晋书·乞伏炽磐载记》: 东晋义熙末,“讨吐谷浑觅地于弱水南,大破之。觅地率众六千降于炽磐,署为弱水护军”。当在今青海省东部。(5) 《后汉书·东夷传》: 夫余国 “北有弱水”。《晋书· 四夷传》: 肃慎氏 “北极弱水”。当指今黑龙江。(6) 《魏书· 太祖纪》: 泰常三年 (418),“帝自长川诏护高车中郎将薛繁率高车、丁零十二部大会众北略,至弱水”。《资治通鉴》: 南朝宋元嘉六年 (429),“柔然纥升盖可汗既走……魏主循栗河西行,至菟园水,分军搜讨。……魏主循弱水西行,至涿邪山”。当指今蒙古国西部鄂尔浑河支流土拉河。(7) 《新唐书·西域传》: 东女国 “有弱水南流”。当在今青海或西藏境。

②古代小说也有弱水传说。东方朔著 《十洲记》:“凤麟州在西海之中央,地方一千五百里。洲四面有弱水绕之。鸿毛不浮,不可越也。”


(1)古水名。(1)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两《唐书·北狄传》:贞观初以奚阿会部为弱水州,州名即得自此水。(2)在今黑龙江省境内。《后汉书·东夷传》:夫余国“北有弱水”;《晋书·四夷传》:肃慎氏“北极弱水”,即此。(3)约在今西藏自治区或青海省境内。《唐书·西域传》:东女国“有弱水南流”,即指此水。(4)即今陕西省洛河上游支流。《山海经·大荒西经》:“劳山,弱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洛。”即指此。(5)在今青海省东部。《汉书·地理志》金城郡临羌县:“西北至塞外,有弱水昆仑山祠。”《晋书·西秦载记》:义熙年间击吐谷浑于弱水南,皆即此。(6)又作娑夷水。即今克什米尔西北部吉尔吉特附近印度河北岸支流。唐天宝六载(747年)高仙芝进攻小勃律,率军至此。(7)《资治通鉴》:北魏神䴥二年(429年)击柔然,“魏主循弱水西行,至涿邪山。”当在今蒙古国南部。(2)今水名。又称额济纳河。在甘肃省西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西部。黑河自金塔县天仓到额济纳旗湖西新村段的别称。长约700千米。《尚书·禹贡》雍州:“弱水既西”;导水:“导弱水至于合黎,余波入于流沙。”即此。《说文》作溺水。《西域水道记》:“额济纳即《元史》之亦集乃。蒙古语,额济纳,幽隐也。”


猜你喜欢

  • 麻姑城

    在今河北黄骅市西北麻沽村。《寰宇记》卷65沧州清池县: “麻姑城,《郡国志》 云,即汉武东巡至此祀麻姑,故有此名。”

  • 清平镇

    ①北宋初置,属盩厔县。即今陕西周至县东终南镇。大观元年 (1107) 升为清平军。②元应昌县。在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西达里诺尔西南四里。明杨荣 《北征记》: 永乐二十二年 (1424)五月,“丙申次清平

  • 断密涧

    在今河南灵宝市东南。相传盛彦师斩李密于此。故名。然据新、旧 《唐书·李密传》,李密被斩处当在今河南嵩县南邢公岘。

  • 会稽东部都尉

    西汉武帝平东越后置,治所在冶县(今福建福州市)。西汉武帝平东越后置,治冶县(今福建福州市)。属会稽郡。废年不详。

  • 河山

    在今山东日照市北。《清一统志·沂州府一》: 河山 “在日照县北二十里。《县志》: 为县主山,以其为境内众河之源,因名”。

  • 滔河

    在今湖北郧县东北。为丹江支流。《清一统志·郧阳府》: 滔河 “在郧县西北一百七十里。自陕西商州商南县流入,东一百四十五里至盘道保,流入河南南阳府淅川县界”。丹江支流。在湖北、河南、陕西三省交界处。凡遇

  • 羌塘

    一称章塘。藏北高原的藏语称谓。又称章塘。“藏北高原”的藏语称谓。

  • 马路口镇

    即今江西永修县西南马口乡。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14南康府建昌县:西南有马路口。

  • 上道营

    在今广东曲江县东北平甫。《方舆纪要》卷102韶州府曲江县:上道营“在府东北”。

  • 钮兀长官司

    明宣德八年 (1433) 以和泥之钮兀、五隆二寨置,属云南布政司。治所在今云南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境。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