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武台 (臺) 门
清置,为柳条边门之一。即今辽宁新民市西北彰武台门。《清一统志·锦州府二》:彰武台边门 “在广宁县北,东至开原县发库门一百二十里,西至白土厂边门一百六十二里,有章京驻防”。
清置,为柳条边门之一。即今辽宁新民市西北彰武台门。《清一统志·锦州府二》:彰武台边门 “在广宁县北,东至开原县发库门一百二十里,西至白土厂边门一百六十二里,有章京驻防”。
在今江苏仪征市西北铜山乡。《寰宇记》卷123扬州江都县:“大铜山在县西七十二里。即《汉书》称吴王濞即山铸钱,此其处也。”古山名。在今江苏省仪征市西北、长江北岸。明隆庆《仪征县志》载:“大铜山在县西北二
北宋属尤溪县,在今福建大田县东北。在今福建省大田县东北。北宋属尤溪县。
又作青科鉴、顷科杰。治所在今西藏加查县北崔久。“琼科尔结”,藏语意为法轮王、大法轮。
唐武德五年 (622) 置,治所在立山县(今广西蒙山县东南二十里蒙江南岸)。辖境相当今广西蒙山县地。贞观八年 (631) 改为蒙州。唐武德五年(622年)置,治立山县(今广西蒙山县东南蒙江南岸)。辖境
即今湖北松滋县东北四十八里长江南岸涴市镇。《清一统志·荆州府二》: 涴市镇 “在松滋县东”。
亦作熙河路。北宋改熙河湟廓路置,治所在熙州 (今甘肃临洮县)。寻改为熙河兰廓路。
北魏永兴二年(410)置,属秀容郡。治所在今山西忻州市西北五十五里杨庄附近。北周属雁门郡。隋开皇十八年(598)移治今忻州市,为忻州治。大业初属楼烦郡。唐武德元年(618)复为忻州治。蒙古至元二年(1
即今新疆策勒县。《清一统志·和阗》:齐尔拉村“旧对音作齐喇,又作策勒,作努喇。在玉陇哈什村东南二百三十里”。
又作墪墪。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阿纽依河口北岸。清属宁古塔将军,后属三姓副都统。康熙 《皇舆全览图》: 黑龙江下游墪墪河口处有 “墪墪噶山”。光绪 《吉林通志》 卷17: 混同江南岸,
在今黑龙江北安市南与海伦县交界处。1936年12月,东北抗日联军在此伏击日伪军“讨伐”队,共歼灭日伪军三百余人,破坏了日军的“讨伐”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