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正军
五代方镇名。吴置,治所在寿州 (今安徽寿县)。南唐改为清淮军。后周显德四年 (957) 复名忠正军。北宋初废。
五代方镇名。五代吴升寿州置,治寿州(今安徽寿县)。辖境相当今安徽省寿县、长丰等县及淮南市部分地区。南唐改名清淮军。周显德三年(956年)复名忠正军,移治下蔡(今寿县北)。宋初废。
五代方镇名。吴置,治所在寿州 (今安徽寿县)。南唐改为清淮军。后周显德四年 (957) 复名忠正军。北宋初废。
五代方镇名。五代吴升寿州置,治寿州(今安徽寿县)。辖境相当今安徽省寿县、长丰等县及淮南市部分地区。南唐改名清淮军。周显德三年(956年)复名忠正军,移治下蔡(今寿县北)。宋初废。
又名量天山。在今四川江安县南七十里。《方舆纪要》卷72江安县:连天山“在县南七十里。回旋曲折,高耸连天”。
在今江西都昌县西北。《寰宇记》 卷111南康军都昌县: 彭蠡戍 “在县西北七十里,西临彭蠡湖,北连钓矶山。旧是戍,唐武德五年以江湖阔远,遂重置镇。景龙元年复为戍,以为冲要”。
亦作吗。 即今新疆皮山县。 《清一统志·叶尔羌》: 固 “在叶尔羌城东南三百八十里”。
战国赵邑。在今河北赵县东北二十五里宋城村。《史记·燕召公世家》:燕王喜四年(前251),栗腹伐赵,“至宋子”。同书《刺客列传》:秦灭燕,“高渐离变名姓为人庸保,匿作于宋子”。《正义》:“宋子故城在赵州
①南朝梁大通元年 (527) 置,治所在顿丘竹邑城 (今安徽宿州市北二十里老符离集)。辖境相当今安徽宿州市北部、濉溪、萧县以及江苏沛县等地。东魏武定五年 (547) 改为南济阴郡。北齐复为睢州,移治取
①即今四川高县东北沙河镇。《清一统志·叙州府二》:沙河驿“在庆符县东七十里。由叙入永,通滇黔大道”。②明置,在今河北迁安县西南四十里。《方舆纪要》卷17迁安县:沙河驿“有民堡……有公馆,为往来孔道”。
从吉林浑江 (今白山市) 至三岔子。长23公里。为梅辑铁路支线。日伪于1940—1942年修筑。今为浑湾铁路西段。
即今广东台山市南广海镇。明设广海卫。清有主簿驻此。
清乾隆年间置,在今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东察林河上游南岸。清徐松 《西域水道记》卷4: 格根河 “又折而东流五十里经雅巴鄂尔图卡伦北,有雅巴尔布拉克水经卡伦东来汇”。
在今河北阜平县西北一百二十里。《方舆纪要》卷14阜平县:次沟村“在吴王口外。村南有扒背、银河村、胡家庄、柳树村、天桥儿、莲子岩等处, 山中皆产矿砂,流民恒相聚开凿,名曰矿徒。嘉靖二十五年渐啸聚为乱,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