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怀集县

怀集县

①南朝宋元嘉十三年(436)改怀化县置,属绥建郡。治所即今广东怀集县。据明郭子章《郡县释名》广西卷:“《天文志》云,怀集以水名怀溪也。”隋属南海郡。唐武德五年(622)为威州治, 贞观初属南绥州,十三年(639)改属广州。元至元十五年(1278)属贺州。明、清属梧州府。民国初属广西苍梧道。1920年直属广西省。1952年划属广东省。

②南朝梁、陈间改招集县置,属新会郡。治所在今广东新会市境。隋开皇十年(590)废入新会县。


在广东省西部,西邻广西壮族自治区。属肇庆市。面积 3479 平方千米。人口93万。辖20镇、1乡。县人民政府驻怀城镇。东晋元熙年间析四会县置怀化县。南朝宋元嘉十三年(436年)改怀集县,治今怀城镇,属绥建郡。县北部于南朝齐时置洊安县。唐武德五年(622年),于洊安县置齐州,次年置威州,州治怀集。贞观元年(627年)齐、威两州皆废,洊安、怀集两县同属绥州;贞观八年改绥州为浈州,十三年废浈州。至德二载(757年)洊安改名洊水县,怀集、洊水二县属广州。北宋开宝五年(972年)洊水县废入怀集县,属广州。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改属贺州。明洪武十年(1377年)贺州降为县,改属梧州府。1914年属苍梧道。1920年属广西省。1949年属广西省平乐专区。1952年划归广东省,属粤中行政区。1956年属高要专区。1959年开建县并入,改称怀建县,属江门专区。1961年改属肇庆专区,复置怀集县。1970年属肇庆地区,1988年改属肇庆市。地处绥江上游的山地丘陵区,多河谷盆地。北部大稠顶海拔 1626 米,为全县最高峰,绥江及其支流自北、西北汇流向东南。属南亚-中亚热带湿润气候。有铁和钨矿。农产稻、甘蔗、花生。广东重要林区之一,产杉、松、楠木、红梨、榔沙和厘竹。特产松脂、冬菇等。工业主要有机电、机械、陶瓷、建材、化工、冶金、木材加工、制糖等。四连、怀荔、水谷公路经此。绥江通航。名胜古迹有六祖岩、文昌阁、燕岩。


猜你喜欢

  • 口北道

    1914年由原口北道袭置(张北、独石、多伦三县除外),属直隶省。治宣化县(今河北宣化县)。辖境约当今河北西北部、北京市延庆内外长城之间地区。1928年废。清康熙元年(1662年)裁怀隆道置。治宣府镇(

  • 罗沟堡

    北宋政和三年 (1113) 置,属环州。在今甘肃环县北一百四十里。金废。

  • 湄州

    五代时于阗国置,治所在今新疆于田县南。《新五代史· 四夷附录》 于阗: “其国东南曰银州、卢州、湄州。”

  • 凤川镇

    北宋置,属合水县。在今甘肃华池县东南凤川河畔。《方舆纪要》卷57合水县:凤川砦“在县东北五十里。亦曰凤川镇。宋范仲淹所置”。在浙江省桐庐县东部。面积151.9平方千米。人口1.8万。镇人民政府驻凤岗,

  • 白马口

    ①即白马津。在今河南滑县东北。为战国时黄河津渡处。《战国策·燕策二》:苏代说燕王曰:“决白马之口,魏无济阳”,即此。②在今湖南岳阳市东北。《水经·江水注》:“江水自彭城矶东径如山北,北对隐矶,二矶之间

  • 万春圩

    在今安徽芜湖县北五十里,接芜湖市及当涂县界。原名万顷湖,三国吴开始屯垦,五代南唐筑成圩田。北宋嘉祐间重修,定名为万春圩。沈括撰有《万春圩图记》。《舆地纪胜》卷18太平州:万春圩“在芜湖东二十五里。计田

  • 玉湖

    在今浙江湖州市南。《赵孟頫集》卷7 《吴兴山水清远图记》:“南来之水, 出自天目之阳,至城南三里而近汇为玉湖,汪汪且百顷……玉湖之水北流入于城中,合苕水于城东北,又北东入于震泽。”

  • 虹溪镇

    即今云南弥勒县西南六十三里虹溪镇。旧名十八寨,清光绪十七年 (1891) 改今名。在云南省弥勒县中南部。面积166平方千米。人口4.3万。镇人民政府驻虹溪,人口9990。原名十八寨,明嘉靖初设守御千户

  • 来苏县

    ①唐置,为夷宾羁縻州治。治所在今北京市房山区东北三十六里广阳城村。《旧唐书·地理志》:神龙初,夷宾州“自徐州还寄良乡之古广阳城,为县”。后废。②辽置,为苏州治。治所在今辽宁大连市东北金州镇。金皇统三年

  • 江淮等处行中书省

    元至元十三年(1276)置,治所在扬州(后改扬州路, 治今江苏扬州市)。辖境相当今江苏长江以北地区(邳州、宿迁以西除外)及安徽泗县、五河、滁州、来安、全椒等县市地。十五年(1278)改置淮东道宣慰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