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城州
亦作思城州。在今广西平果县北榜圩镇南。
北宋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平果县北榜圩南。属邕州右江道羁縻州。辖境相当今平果县北一带。明弘治中废。
亦作思城州。在今广西平果县北榜圩镇南。
北宋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平果县北榜圩南。属邕州右江道羁縻州。辖境相当今平果县北一带。明弘治中废。
在今甘肃华亭县东北。《资治通鉴》唐大历十年(775)胡三省注:“考异曰:《汾阳家传》:‘九月,吐蕃略潘原西而还。八日,至小石门白草川。十八日,下朝那川。二十三日,至里城营、支磨原,入华亭。’”
①西汉建,在今四川汉源县南河南乡西南大湾。《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武帝时,奉使 “通零关道 (路)”。东晋常璩 《华阳国志· 蜀志》: 阐(阑) 县“接寒 (零) 关”。唐代之清溪关当在古零关处。②
在今四川彭山县东北十里江口镇。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公孙述刘二牧志》:东汉建武十一年(35),岑彭伐公孙述,军至彭亡“述使刺客刺杀彭。由是改彭亡曰平无,言无贼也”。《元和志》卷32彭山县:彭亡城“亦曰平
一名杏山堡。即今辽宁凌海市西南杏山乡。《清一统志·锦州府一》:杏山“在锦县西南四十里。旧有杏山驿。本朝崇德七年取明杏山城,毁平之”。
隋开皇元年(581)改中江县置,属资州。治所在今四川内江市西二里。明郭子章《郡县释名》四川卷上:“隋文帝因父名忠,览图见江水自三堆环绕至黄市,遂改中江为内江。”大业三年(607)属资阳郡。唐武德元年6
在今北京市昌平县北。顾炎武 《昌平山水记》 卷上: “悼陵之东为鹿马山,有田贵妃之墓。” 明亡,崇祯皇帝朱由检及周皇后自缢,亦葬于田贵妃墓内。清改称思陵。
在今山东莒南县北。《汉书·地理志》 琅邪郡椑县: “夜头水南至海。” 《寰宇记》 卷24莒县:“椑,《汉志》 注云,夜头水经椑南至海; 又 《舆地志》 云,向水南至海。夜头、向水盖异名。” 光绪《山东
亦名皇路店。即今河南南召县东南六十六里皇路店镇。清乾隆 《南召县志》 卷1: 正南,“黄路店,五十五里”。
古代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今四川汉源、石棉、普格等县一带。《史记·西南夷列传》: “自嶲以东北,君长以什数,徙、筰都最大。” 从事农牧业生产,盛产名马 “筰马”。西汉元鼎六年 (前111)于其地置沈黎郡
三国吴改居风县置,属九真郡。治所在今越南清化省清化北马江南岸。南朝宋为九真郡治。隋属九真郡。唐属南陵州。天宝中废。见“居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