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恭陵

恭陵

①东汉安帝刘祜陵。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西北三十里铺一带。《后汉书·安帝纪》: 延光四年 (125) 四月,“己酉,葬孝安皇帝于恭陵,庙曰恭宗”。李贤注引伏侯 《古今注》 曰: “陵山周二百六十丈,高十五丈也。” 同书 《礼仪志》 注引 《帝王世纪》 曰: “高十一丈。在雒阳 (今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 西北,去雒阳十五里。”

②俗称太子冢。又称孝敬陵。为唐高宗太子李弘的陵墓。在今河南偃师市南缑氏乡滹沱村西南景山白云峰之巅。太子李弘字宣慈,是唐高宗李治的第五子、武则天的长子。显庆元年 (656) 正月,被立为太子。后因与武则天政见不合,遂失宠于“天后”。上元二年 (675) 四月,24 岁的李弘从幸合璧宫时饮鸩而死,追谥为 “孝敬皇帝”。在景山按照埋葬天子的制度修建了此陵,庙号 “恭陵”。高宗亲自撰写 《睿德记》,并亲为书写,刻石竖于陵侧。

③金太宗陵。在今北京市房山区西北十五里大房山支脉云峰山下,与金太祖睿陵相近。


猜你喜欢

  • 香泉铺

    即今四川乐至县西北香泉乡。西接简阳界。清光绪 《乐至县志》 卷1: 光绪九年 (1883) 设场市,“距城三十八里。……旧名朝阳店”。

  • 和溪水

    即今四川阆中市东构溪河。《寰宇记》 卷86奉国县: “和溪水一名护溪水。自利州义清县界流入,南流经县东,又南入阆中县界。”

  • 上石西州

    北宋嘉祐间改石西州置,属邕州。治所在今广西凭祥市东南上石镇。元属思明路。明属思明府。万历三十八年(1610)改属太平府。清废。北宋嘉祐年间置羁縻上石西州,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宁明县西上石。属邕州。元属思

  • 甘水

    ①即今广西灵川县西北甘棠河。《寰宇记》卷162临桂县:甘水“在灵川县北三十里。其源出融州北界潭洞涓流,引派百余里,经灵川县西南,穿过大山下,萦回五百余步,江阔十丈,深一丈,东流经甘棠驿南,而东注漓水。

  • 赤斤卫

    亦作赤金蒙古卫。明永乐八年(1410)升赤斤蒙古千户所置,治所即今甘肃玉门市西北赤金镇。后废。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复置赤斤卫,雍正四年(1726)裁。又作赤金卫、赤金蒙古卫。明永乐二年(1404

  • 临清州

    明弘治二年 (1489) 升临清县为州,属东昌府。治所即今山东临清市。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 升为直隶州。1913年改为临清县。明弘治二年(1489年)升临清县置,治今山东省临清市。清乾隆四十一年

  • 汉哭山

    在今青海兴海县境。《旧唐书·侯君集传》:贞观九年(635)讨吐谷浑,李靖“与薛万均、李大亮趣北路,使侯君集、(李)道宗趣南路。历破逻真谷,逾汉哭山,经途二千余里,行空虚之地,盛夏降霜,山多积雪,转战过

  • 黄冈墟

    在今广东四会市东南大沙镇黄岗圩。明洪武初于此置巡司,十七年 (1384) 移南津水口。

  • 历城

    ①北魏称西汉历乡故城为历城。在今河北宁晋县东南。《魏书·地形志》:瘿遥县有历城。②在今宁夏陶乐县西南。汉为浑怀障,北魏太和初徙历下(今山东济南市)民居此,遂称历城。③在今甘肃西和县北。《三国志·魏书·

  • 北津渡

    在今四川南充市北五里。明置巡司于此。《明史·地理志》 南充县:“北有北津渡,县旧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