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慈化政治局 (县级)

慈化政治局 (县级)

1934年2月国民党南京政府为进攻中央革命根据地由宜春、萍乡、万载三县析置,驻慈化 (今江西宜春市西北慈化镇)。1936年裁撤。


猜你喜欢

  • 乜江

    在今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西南。《方舆纪要》卷122铜仁府乌罗司:乜江在“司治(今乌罗镇)南。上纳乌罗溪、羊溪二水,下达湖广辰州,可通舟筏。其旁地为宋陇诸苗蛮所据,阻绝不通人迹”。

  • 金陵

    ①战国楚威王七年 (前333) 灭越后置金陵邑,在今江苏南京市清凉山。三国吴在此筑城。《太平御览》 卷170引 《金陵图》 云: “昔楚威王见此有王气,因埋金以镇之,故曰金陵。” 《晋书· 王导传》:

  • 岐岭墟

    即今广东五华县西北岐岭镇。清同治《广东图说》卷90:长乐县有岐岭墟汛。

  • 桑园堡

    即今河北怀来县南二十五里桑园乡。清乾隆 《宣化府志》 卷10怀来县: 南路有桑园。

  • 烂柴山

    在今湖北兴山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78兴山县: 烂柴山 “在县西四十五里。四面皆崇山峻岭”。

  • 大直沽

    在今天津市东南海河东岸。《方舆纪要》卷13静海县:大直沽“今天津卫东南十里即大直沽渡也。小直沽受群川之委流,大直沽又在其东南,地势平衍,群流涨溢,芒无涯涘,故有大直沽之名”。《元史·食货二》:“大都之

  • 长峪城

    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八十里,近怀来县界。清光绪《昌平州志》卷3:“长峪城高一丈八尺,周三百五十余丈,南北二门。明正德十五年建城,南有小城曰长峪新城。”皆为明、清驻守重地。

  • 七十二渡河

    在今陕西镇巴县西七十五里。《方舆纪要》卷56西乡县:七十二渡河“源出金竹山,其流萦回,有渡者凡七十二处,亦流入于洋水”。

  • 殽函

    一作崤函。为殽山与函谷关的合称。相当今陕西潼关以东至河南新安县地。峻阜绝涧,阪道迂回,形势险要。《史记·陈涉世家》: “褚先生曰: 吾闻贾生之称曰: ‘秦孝公据殽函之固。’” 《集解》 韦昭曰: “殽

  • 梅口镇

    在今广东梅县东北松口。《资治通鉴》: 五代梁龙德二年 (922),“汉主 (刘) 岩用术者言,游梅口镇避灾。其地近闽之西鄙。闽将王延美将兵袭之,未至数十里,侦者告之,岩遁逃仅免”。胡三省注: “梅州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