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鲁第卡伦
亦名大西沟。清乾隆十九年 (1754)所设大青山前十一卡伦之一。即今内蒙古土默特右旗东北大西沟。光绪 《山西通志》 卷44: 戛鲁第卡伦“在 (归化) 城西二百里。……当在 (萨拉齐) 厅东北大西沟”。民国张鼎彝 《绥乘》 卷7: 萨拉齐东北路卡伦,“戛鲁第,距城五十里”。
亦名大西沟。清乾隆十九年 (1754)所设大青山前十一卡伦之一。即今内蒙古土默特右旗东北大西沟。光绪 《山西通志》 卷44: 戛鲁第卡伦“在 (归化) 城西二百里。……当在 (萨拉齐) 厅东北大西沟”。民国张鼎彝 《绥乘》 卷7: 萨拉齐东北路卡伦,“戛鲁第,距城五十里”。
一名岭子关、关子岭镇。明置,在今山西介休市东四十里关子岭村。《方舆纪要》卷42介休县:子岭关“县东南六十里,路出沁源县,洪武五年置巡司戍守”。
春秋晋邑,即今山西沁县南三十五里古城。《左传·成公九年》: “晋伯如晋,晋人讨其贰于楚也,执诸铜鞮。” 即此。后置铜鞮县。古邑名。即今山西省沁县南古城。春秋时属晋。《左传》成公九年(前582年):郑伯
清嘉庆五年(1800)析原漳浦县丞驻地云霄镇及平和、诏安二县部分地置,属漳州府。治所即今福建云霄县。民国吕式斌《今县释名》:“县有云霄山,以高耸云汉得名。”1913年厅废,改为云霄县。清嘉庆五年(18
今巴基斯坦境内之印度河。《梁书·诸夷传》: 中天竺国 “国临大江,名新陶,源出昆仑,分为五江,总名曰恒水。其水甘美,下有真盐,色正白如水精”。
在今泰国曼谷湾西北之叻丕一带。《旧唐书·南蛮列传》: “堕和罗国,南与盘盘,北与迦罗舍佛、东与真腊接,西邻大海。” 元汪大渊 《岛夷志略》 作罗卫。
西汉置,属北海郡。治所在今山东潍坊市东南五十里。东汉省。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山东省潍坊市东南,属北海郡。东汉初废。
在今广东新丰县西南沙田镇。 《清一统志·惠州府》:坪巡司 “在长宁县西九曲岭上。 明置”。
在今福建建瓯市北。《方舆纪要》 卷97建宁府建安县: 洋峰山 “在府北七十里,屹然特出众山中,顶甚平旷”。
一作田儿河驿。即今湖北汉川县西南八十里田二河镇。清光绪《湖北全省分图》:汉川县西南有田二河驿。
一作坶野。在今河南淇县西南。周武王所率诸侯之师大败殷军于此。《尚书·牧誓》: “武王戎车三百两、虎贲三百人与受战于牧野。” 《说文》 牧作坶。又作坶野。在今河南省淇县西南。殷末帝乙、帝辛(纣王)时,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