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衣山
一名云山。在今四川蓬安县东南河舒镇北燕山寨。《寰宇记》 卷139朗池县: 披衣山 “在县西南六十里。天将雨,山上云雾驰曳如披衣焉,上有云山寺”。
一名云山。在今四川蓬安县东南河舒镇北燕山寨。《寰宇记》 卷139朗池县: 披衣山 “在县西南六十里。天将雨,山上云雾驰曳如披衣焉,上有云山寺”。
即今蒙古国科布多东之扎布汗河。《后汉书·南匈奴传》:永元二年(90),中郎将耿潭、左谷蠡王师子等击北匈奴出鸡鹿塞,“至涿邪山,乃留辎重,分为二部,各引轻兵两道袭之。左部北过西海至河云北,右部从匈奴河水
亦作扬子山。在今湖北房县西北。民国《湖北通志》卷8房县:羊子山“在县西北八十里,山石如羊,故名。一名扬子山,筑水所出”。
在今广西合浦县东。《清一统志·廉州府》:东山岭“在合浦县东十里。昔人题为海角第一峰”。(1)又称余干山、东岗岭。在江西省余干县城中。是古干国的遗址。今余干县街市环山而立,山高56.2米,登山阶梯212
在今湖北公安县东。《方舆纪要》卷78公安县:石浦河“在县东一里。浅不堪运。正统初,县令俞雍筑坝潴水,以便民漕”。
即今四川乐至县西北二十五里放生乡。清光绪 《乐至县志》 卷2: 咸丰十年 (1860),“张逆(指白莲教首领张子总) 复夥彭匪犯县西放生铺、高寺场等处”。
元至元十一年(1274)改腾冲府置,属大理路。二十五年 (1288)废。明嘉靖三年 (1524) 复置,属永昌府。治所即今云南腾冲县。乾隆 《腾越州志》: “藤则细者可以为绳,大者为枝,凡百器皿皆可以
①在今江苏连云港市南。《寰宇记》 卷22海州东海县: “西捍海堰在县 (今海州镇) 北三里,南接谢禄山,北至石城山,南北长六十三里,高五尺。隋开皇九年县令张孝征造”; “东捍海堰在县东北三里,西南接苍
①在今江西永新县西北八十里。明初置巡司于此。②在今广西贵港市东南四十里。明于此置新安寨巡司。
在今云南元阳县东南五十三里上新城。《方舆纪要》卷115临安州建水州:纳更山寨“在府东南百里。有土巡司。嘉靖十二年,议讨安南。安南酋莫登庸闻之,遣人行觇,至纳更山,为土舍所擒,是也”。清时有土巡检驻此。
即今广东惠东县西北梁化镇。清雍正十一年 (1733) 移内外管巡司治此。即今广东省惠东县西北梁化。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移内外管巡检司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