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拉卜楞寺

拉卜楞寺

又名扎西奇寺。在今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城西二里处,是我国喇嘛教格鲁派六大宗主寺之一。创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 (1709),“拉卜楞”是藏语 “拉章” 的转音。“拉章” 意为佛宫所在的地方。寺院占地一千二百三十四亩,可容喇嘛三千多人。建筑高大雄伟,华丽夺目,寺内珍藏文物数万件,藏文经典、书籍六万余册,在全国喇嘛寺中名列前茅。1982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旧称扎西奇寺。在甘肃省夏河县城西1千米处。南面曼达拉山,北依龙山,大夏河流经两山间,冲刷泥沙,成一盆地,藏族人民称为聚宝盆,寺建在盆地上。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始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之一。规模宏伟,占地约 1300 余亩。原有六大扎仓(学院)、十八囊欠(活佛公署)、十八拉康(佛寺)以及金塔、辩经坛、藏经楼、印经院、经轮房(即嘛呢房)等建筑,寺西有嘉木样别墅和花园,遍布山腰以上,崇楼广宇,金瓦朱甍,墙垣均红、黄色,寺顶四隅立铜质鎏金宝瓶,飞檐描金错彩,华丽非凡。其中寿禧寺为六层宫殿式建筑,内供铜佛像一尊,为全寺最高处。僧舍万间,粉垩如雪,建于寺下平地上,近处有千手观音殿,寺内珍藏文物数万件,藏文经典、书籍6万余册,在全国喇嘛寺中很有影响。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拉卜楞寺


猜你喜欢

  • 了味司

    在今云南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境。《清一统志·元江州》:了味土巡司“在新平县境,旧系鲁魁山土目,至普为善,于本朝康熙二十七年归附,授土巡检世袭”。

  • 双合场

    亦名双河场、铁山坪。即今四川大足县西六十里铁山镇。清道光《大足县志》卷2:双合场“在县西六十里”。

  • 勍香

    即今山西汾西县西勍香镇。1945年冬晋冀鲁豫边区在此建立汾西县人民政府。

  • 江源银场

    北宋置,属归化县。故址即今福建泰宁县北江源。《元丰九域志》卷9邵武军归化县、《宋史·地理志》 邵武军泰宁县均有江源银场。

  • 顺安砦

    北宋置,属延州延川县。在今陕西清涧县东北八十里。后废为顺安驿。

  • 胡襄城

    一作胡厢城。即今河南柘城县东北三十四里胡襄镇。《归德閤郡公纪统办归陈团练署太康县祝公事实略》: 咸丰三年 (1853) 六月,“往胡襄城拿大捻头刘凤翥、高凤舞等”。

  • 胜利县

    1932年1月中央革命根据地由雩都、兴国两县析置,驻上宝排村 (在今江西于都县东北)。为庆祝红军攻克雩都县东北境上宝土围的重大胜利而命名。后迁治银坑 (今江西于都县东北银坑镇)。1935年2月废。旧县

  • 周城县

    北魏太平真君六年 (445) 置,属平秦郡。治所在今陕西岐山县东北五十里。北周天和三年(568) 移治今陕西眉县东北渭河北岸,属岐山郡。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名渭滨县。古县名。北魏太平真君六年(

  • 泥公山

    即泥功山。在今甘肃成县西二十里。《新唐书·地理志》: 贞元五年 (789) 于同谷县 (今甘肃成县) 西境泥公山权置行成州。杜甫有 《泥公山》诗。古山名。在今甘肃省成县西南。北魏太和中遣南梁州刺史杨灵

  • 义宁县

    ①南朝宋元嘉二十七年(450)置,属新会郡。治所在今广东开平市西北天露山东。隋属南海郡。唐武德五年(622)属冈州, 开元二十三年(735)属广州。北宋移治今新会市西南,太平兴国二年(977)改为信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