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新乐县

新乐县

①三国魏置,属乐陵国。治所在今河北南皮县东南。北魏废。

②西晋元康五年 (295) 置,属江阳郡。治所在今四川江安县西。后废。

③隋开皇十六年 (596) 置,属定州。治所在今河北新乐市东北承安镇。《元和志》 卷17新乐县:“取新乐故城为名。” 大业初属博陵郡。唐属定州。宋属中山府。明属定州。清属正定府。民国初属直隶保定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1958年迁治长寿镇,即今治。1992年改设新乐市。

④唐武德四年 (621) 置,属海州。治所在今江苏赣榆县西南。六年 (623) 改为祝其县。

⑤唐贞观五年 (631) 置,属燕州 (后改泰州)。治所在今广西藤县西北。十八年 (644) 后废。


(1)古县名。三国魏置,治今河北省南皮县东南。属乐陵国。北魏时废。(2)古旧县名。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析新市县置,治今河北省新乐市马头铺西。唐至德元载(756年)徙治今新乐市东北承安铺。隋、唐属定州,北宋属中山府,明属定州,清属正定府。1958年迁治东长寿(今长寿镇)。1992年撤销,改设新乐市。


猜你喜欢

  • 土鼓县

    西汉置,属济南郡。治所在今山东章丘市(明水镇)东。西晋废。南朝宋复置,属济南郡。移治今山东淄博市淄川镇西南四十里古城。北齐天保七年(556)省入卫国县。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山东省章丘市东北。属济南郡。

  • 枞阳上镇

    即今安徽枞阳县。《清一统志·安庆府二》: 枞阳上镇 “在桐城县东南一百二十里。《县志》: 旧县置河泊所凡六,长河河泊所在枞阳上镇”。

  • 亳城

    在今河南内黄县西南亳城乡。《方舆纪要》卷16内黄县 “戏阳城” 条下: “ 《志》 云,县西南二十五里又有亳城。城东有殷中宗陵。今为亳城集。”

  • 垂都

    战国魏邑。在今山东鄄城县东南。《战国策·魏策三》: 朱己谓魏王曰,“秦十攻魏,五入国中,边城尽拔; 文台堕,垂都焚,林木伐,麋鹿尽,而国继以围”。古邑名。战国魏邑。在今山东省鄄城县东南。《战国策·魏策

  • 麻塘

    ①在今江西上高县西南。明置巡司于此。②即今四川珙县南一百一十里洛表镇麻塘坝。此地沿螃蟹溪两岸的山崖上有著名的僰人悬棺,约有一百多具。距地表低者十数米,高者数十米,乃至上百米。棺为木质,形如长匣。或依岩

  • 十六路

    南宋建炎元年(1127)诸路遍设安抚司,掌一路兵民之政,代替转运司成为一路的主要统治机构。南宋初分境内为:两浙东、两浙西、京西南、淮南东、淮南西、江南东、江南西、荆湖南、荆湖北、成都府、潼川府、利州、

  • 勇士川

    即苑川。在今甘肃榆中县东北夏官营上堡子城。《晋书·乞伏国仁载记》: “司繁遂镇勇士川,甚有威惠。” 即此。古水名。即今甘肃省榆中县宛川河。以在汉勇士县境内,故名。又称苑川。西晋末鲜卑乞伏部迁居于此。十

  • 兰溪

    ①一名茹兰溪。在今安徽东至县东南,为尧渡河支流。《元丰九域志》卷6建德县有兰溪。《方舆纪要》卷27建德县“尧城溪”条下:“茹兰溪亦在县东南。源出迎春、朝霞二洞间,西流会尧城溪,达东流县,入大江。”②钱

  • 立山县

    唐武德五年(622)改隋化县置,为南恭州治。治所在今广西蒙山县东北侧旧县。贞观八年(634)为蒙州治。天宝初为蒙山郡治,乾元初复为蒙州治。北宋熙宁五年(1072)州废,属昭州。元属平乐府。明洪武十八年

  • 绵 (緜) 曼县

    西汉置,属真定国。治所在今河北鹿泉市东北。东汉废。《后汉书·耿纯传》: 建武初,真定王刘扬 “与绵曼贼交通”,遣耿纯以计诛之。李贤注: 绵曼 “故城在今恒州石邑县 (今石家庄市西南振头) 西北,俗音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