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州
明弘治八年 (1495) 改马龙他郎甸长官司置,属云南布政司。治所在今云南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西北二十六里新化。万历十九年 (1591) 改属临安府。清康熙五年 (1666) 废入新平县。
明弘治八年(1495年,一作十四年)置,治今云南省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西北新化。直隶云南省。万历十九年(1591年)改属临安府。清康熙五年(1666年)废。
明弘治八年 (1495) 改马龙他郎甸长官司置,属云南布政司。治所在今云南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西北二十六里新化。万历十九年 (1591) 改属临安府。清康熙五年 (1666) 废入新平县。
明弘治八年(1495年,一作十四年)置,治今云南省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西北新化。直隶云南省。万历十九年(1591年)改属临安府。清康熙五年(1666年)废。
在今陕西淳化县西北甘泉山故甘泉宫中。《史记·封禅书》: 公孙卿言仙人好楼居,“乃作通天茎台”。《三辅黄图》 卷5: “ 《汉旧仪》 云:‘通天者,言此台高通于天也。’ 《汉武故事》: 筑通天台于甘泉,
亦名段溪水。在今甘肃天水市东南。《三国志·魏书·邓艾传》: 甘露元年 (256),“ (姜)维与艾争险,不克,其夜,渡渭东行,缘山趣上邽,艾与战于段谷,大破之”。即此。《水经·渭水注》:“藉水又东合段
金大定二十二年 (1182) 改保德军置,治所在保德县 (今山西保德县)。元属冀宁路。明属太原府,洪武七年 (1374) 降为县,九年 (1376)复升保德州。清雍正二年 (1724) 升为直隶州。辖
北宋属海丰县,在今广东陆丰县东南碣石镇。《元丰九域志》卷9:海丰县有石桥盐场。北宋置,属海丰县。在今广东省陆丰市东南碣石镇。
明永乐六年(1408)置,属奴儿干都司。治所在今黑龙江省铁力市北依吉密河流域。后废。明永乐六年(1408年)置,治所今地不详。辖区约今黑龙江省呼兰河支流额依集密河流域。后废。
在今河南范县南古黄河北岸。《水经·河水注》:“北岸有新台,鸿基层广,高数丈,卫宣公所筑新台矣。《诗》齐姜所赋也。为卢关津。台东有小城,崎岖颓侧,台址枕河,俗谓之邸阁城。疑故关津都尉治也。”
清雍正十一年(1733)置,即今贵州从江县西下江镇。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改置下江厅。
今河南荥阳市北广武北古黄河南岸堤埽。为宋代黄河险工段。《宋史·河渠志二》:元丰五年(1082)十月,“提举汴河堤岸司言:‘洛口广武埽大河水涨,塌岸,坏下牐斗门,万一入汴,人力无以支梧。密迩都城,可不深
元置,属静江路。在今广西兴安县北灵渠北岸。明改为驿。元置,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北灵渠北岸。
在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西南部。面积163.8平方千米。人口4.7万。镇人民政府驻巨峰,人口1.2万。明洪武四年(1371年),以三面群峰环立,故名巨峰。嘉靖十三年(1534年)青州兵备道于此设寨,置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