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明孝陵

明孝陵

在今江苏南京市东紫金山西南坡独龙阜玩珠峰下。明太祖朱元璋陵。建于洪武十四至十六年(1381—1383)。其地明时置卫守护,故名孝陵卫。现存有宝城、明楼、陵前墓道两旁的石人、石兽和神功圣德碑等。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江苏省南京市东部、钟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为明太祖朱元璋墓。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始建。次年马皇后入葬。因马皇后谥“孝慈”,故名孝陵。十六年建成,三十一年朱元璋死后葬入。原建筑规模宏大,有神道、正门、碑亭、享殿、大石桥、方城、宝城等。宝城后为宝顶,为一直径约400米的圆形土丘,上植松柏,下为朱元璋和马皇后墓穴。清咸丰年间地面所有木结构建筑均毁于兵火。神道全长约800米,依地形起伏,一改以往笔直平坦常规,两旁石兽和文臣武将石刻造型生动。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猜你喜欢

  • 漷洲

    在今湖北枝江县南。《方舆纪要》 卷78枝江县 “芦洲” 条下:“浰洲……其下为漷洲,皆广十余里,民耕其上。”

  • 石新妇山

    亦名三新妇山。在今安徽祁门东北。《舆地纪胜》卷20徽州:三新妇山“在祁门东北二十里。每春雨初晴, 若彩服艳妆焉”。《方舆纪要》卷28祁门县:石新妇山“高四十一仞, 周二十五里,北接黟县武亭山。上有三石

  • 苟公谷

    或作荀公谷,一名荀公涧。在今河南洛宁县西南。《宋书· 柳元景传》: 庞季明 “还卢氏,据险自固。顷之,招卢氏少年进入宜阳苟公谷”。

  • 栾氏县

    唐天祐二年 (905) 改栾城县置,属镇州。治所在今河北栾城县西二里。五代唐复为栾城县。古县名。唐天祐二年(905年)改栾城县置,治今河北省栾城县西。旋复旧名。

  • 绥舆里

    在今安徽萧县东北。《宋书·武帝纪上》:“高祖武皇帝讳裕,字德舆,小名寄奴,彭城县绥舆里人。” 《方舆纪要》 卷29萧县 “丁公山” 条下: 绥舆山 “在今县东北二十里。刘裕为绥舆里人。里盖因山以名”。

  • 县桥市

    亦作院桥市。即今浙江黄岩市南院桥镇。明万历《黄岩县志》卷1:县桥市“在县南三十里”。

  • 畏垒亭

    在今上海市嘉定区西南安亭镇。明归有光读书于此,著有 《畏垒亭记》。

  • 化州路

    元至元十五年(1278)改化州置,属海北海南道。治所在石龙县(今广东化州市)。辖境相当今广东化州、廉江二市及吴川市部分地。明洪武元年(1368)改为化州府。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置,治石龙县(今化

  • 秃鲁站

    即元秃鲁兀、端州站。在今朝鲜咸镜南道端川西十三里旧城。明《辽东志》卷9:开原东陆路至朝鲜后门有“秃鲁”站。后废。

  • 夏阳镇

    ①北宋置,属郃阳县。在今陕西合阳县东南夏阳村。②即今福建明溪县东夏阳乡。明、清置巡司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