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昭化县

昭化县

①五代梁开平三年 (909) 改鄜城县置,为禧州治。治所在今陕西洛川县东南。后唐同光元年(923) 复名鄜城县。

②北宋开宝五年 (972) 改益昌县置,属利州。治所在今四川广元市西南昭化镇。元属广元路。明洪武十四年 (1381) 属保宁府。民国初属四川嘉陵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1959年撤销入广元市。


(1)古县名。五代梁开平三年(909年)以鄜城县改名,治今陕西省洛川县东南鄜城。属禧州。唐同光元年(923年)复名鄜城。(2)古旧县名。北宋开宝五年(972年)改益昌县置,治今四川省广元市西南昭化镇。属利州。元属广元路。明洪武十年(1377年)省入广元州,十三年复置。明、清属保宁府。1949年迁治宝轮镇。1959年并入广元县(今市)。


猜你喜欢

  • 唐城山

    在今湖北随州市西北。《元和志》 卷21随州唐城县: 唐城山 “在县北三十二里”。

  • 悬瓮山

    又名龙山、汲瓮山、结绌山。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山海经·北次二经》: “悬瓮之山,……晋水出焉。” 《北齐书·杨愔传》: “正光中,随父之并州。性既恬默,又好山水,遂入晋阳西悬瓮山读书。” 即此。

  • 和曲州

    元至元二十六年 (1289) 置,属武定路。治所在今云南武定县西南十里旧州。明属武定府,隆庆四年 (1570) 徙州为府附郭,治所即今武定县。清乾隆三十五年 (1770) 废。蒙古宪宗六年(1256年

  • 奉政原

    在今陕西高陵县南十里。宋敏求 《长安志》 卷17: 奉政原 “东西长三十里,南北阔三里”。光绪 《高陵县志》 卷1: 奉政原 “自泾阳来,过县达临潼,延及百里,高者四五丈,泾、渭之不得北徙者,此也”。

  • 禹河

    指 《尚书·禹贡》 所述大河下游河道。与《山经》 河水、《汉书·地理志》 河水同为先秦时代大河下游河道之 一。宋程大昌 《禹贡山川地理图》:“今有禹河、汉河对出图。” 《禹贡·导水》: “东过洛汭,至

  • 江华郡

    唐天宝元年(742)改道州置,治所在弘道县(今湖南道县)。乾元元年(758)复为道州。唐天宝初改道州置,治营道县(今湖南道县西)。属江南西道。辖境相当今湖南省新田、道县、宁远、江永、江华瑶族自治县等地

  • 洛都谷

    在今青海乐都县北。《后汉书·马武传》:“显宗初,西羌寇陇右……复拜武捕虏将军……合四万人击之。到金城浩亹,与羌战,斩首六百级。又战于洛都谷,为羌所败,死者千余人。”在今青海省乐都县北。东汉永平元年(5

  • 詹墟

    即今江西乐安县城。《清一统志·抚州府一》: 乐安故城,“ 《县志》,县初置于古塘,在今县北,后徙于詹墟。本严城市,宋景祐进士詹镐,为崇仁簿,家于此,故名詹墟”。

  • 安南

    唐调露元年(679)改交州都督府为安南都护府,简称“安南府”或“安南”。“安南”之名始此。五代晋时独立,建国号为大瞿越,后又作大越。北宋开宝三年(970)封其王为安南郡王;八年又封为安南都护、交趾郡王

  • 宴嘉池

    在今四川井研县北。《舆地纪胜》 卷150隆州: 宴嘉池 “在井研县北一百六十步。池分为两支,郡人多游宴于上”。《方舆纪要》 卷67井研县: 宴嘉池 “在县北五里。井镬诸山之水汇流于此。分为二支,萦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