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陵卫
明置,属兴都留守司。在今湖北钟祥市东北十里。《方舆纪要》 卷77安陆府 “承天卫” 条下:“(嘉靖) 十六年调荆州左卫为显陵卫,置于城东北十里,环列十营,巡守护卫。”
明置,属兴都留守司。在今湖北钟祥市东北十里。《方舆纪要》 卷77安陆府 “承天卫” 条下:“(嘉靖) 十六年调荆州左卫为显陵卫,置于城东北十里,环列十营,巡守护卫。”
宋建,属顺昌县。在今福建顺昌县。明洪武初改名双峰驿。
秦置,为上党郡治。治所在今山西长治市北三十五里故驿村。《水经·浊漳水注》: “县有壶口关,故曰壶关。” 北魏太和十三年 (489) 移治今山西壶关县东南三十里。隋开皇初属潞州,大业初废。唐武德四年 (
北魏置,属盐州。治所在大兴县(今陕西定边县)。辖境相当今陕西定边县、宁夏盐池县和内蒙古鄂托克旗部分地。西魏改名五原郡,寻又改为大兴郡。后复为盐州。北魏神䴥四年(431年)平夏赫连昌后置,
即今山东海阳县北林寺山。元于钦 《齐乘》 卷1 “火山” 条下载: “又有仓山、林寺、福阜三山。林寺、福阜,淘金之地。” 《方舆纪要》 卷36莱阳县: 林寺山 “元亦置金场于此”。
东晋太元十五年 (390) 侨置,属南汉中郡。治所在今四川德阳市境。南齐废。
即今安徽宣州市北百余里狸桥镇。清光绪 《宣城县志》 卷4: 狸头桥 “在蒋山。里人徐凤建”。
即今江苏滨海县治。旧属阜宁县。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阜宁县:“东坎镇在城东北六十里。”1941年于此置阜东县,1949年改置滨海县。在江苏省滨海县西南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168.8平方千米。人口2
在今陕西周至县东南三十五里马召乡黑水河畔。隋开皇十八年(598)隋文帝杨坚在此建仙游宫避暑。仁寿元年(601)命大兴善寺释童真和尚送舍利至仙游宫建塔安置, 改名仙游寺。唐咸通年间改为三寺,一寺早毁,今
指今青海西南玛多、玛沁、达日等县境之黄河。《后汉书·西羌传》: 永元年间,周鲔等大败迷唐,“迷唐遂弱,其种众不满千人,远逾赐支河首,依发羌居”。
北宋皇祐中置羁縻州,属邕州横山寨。治所在今广西凌云县东南下甲乡。元属田州路。明属广西布政司,移治古磡洞 (今凌云县)。辖境相当今广西凌云、乐业、田林及贵州罗甸、望谟等县地。清顺治十五年 (1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