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夫山堡
在今湖北保康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79保康县: 望夫山堡 “在县西一百二十里。以在望夫山上而名。嘉靖中,抚臣叶照议置堡于此。……从之”。
在今湖北保康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79保康县: 望夫山堡 “在县西一百二十里。以在望夫山上而名。嘉靖中,抚臣叶照议置堡于此。……从之”。
即今福建金门县东北田浦。明属同安县,置巡司于此。
即军山。今江西南丰县西军峰山。在江西省东部、南丰县城西。相传汉代长沙王领兵讨伐南粤驻兵山下,命步将登山祭神时,见山上一将军正指挥漫山士兵进行操练。细观之又倏忽不见,因名军峰山。为雩山主峰。一般海拔40
在今内蒙古固阳县境。《魏书·蠕蠕传》:正光二年(521),阿那瓌、婆罗门相继内附,高阳王雍等奏曰:“今臣等参议以为怀朔镇北土名无结山吐若奚泉,敦煌北西海郡即汉晋旧障,二处宽平,原野弥沃。阿那瓌宜置西吐
即今宁夏固原、西吉县境之中河(苦水、臭水河)。明万历《固原州志》上卷:大黑水“在州北一百一十里,流入清水河。小黑水,在州北八十里,流入大黑水”。
一名真武山、仙侣山。在今四川宜宾市西北隅。《舆地纪胜》卷163叙州:书楼山“即师来山也。一名书楼山”。《清一统志·叙州府一》:师来山“在宜宾县西北三里。昔有人浮舟于此,忽见一道人飘然自空而下,止于峰顶
明洪武二十年(1387)置,在今浙江慈溪市东三十二里观城镇。嘉靖《观海卫志》卷1:“城成而海水当其前, 因名观海卫。”清顺治十七年(1660)废。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汤和置,治今浙江省慈溪市东观
又名中村岗。即今安徽阜南县东南中岗镇。明正德《颍州志》卷1:中村岗“环岗村落,故名”。
即今西藏林周县驻地旁多。《清一统志·西藏》 卫地诸城: 蓬多城 “在喇萨东北一百七十里”。藏语意为 “普央岗钦” 山的岔口。1960年与林周宗合并设林周县。又作盆多城。清康熙间置,在今西藏自治区林周县
即今山东临清市东北三十五里松林镇。为往来孔道。民国 《清平县志》 有松林镇。(1)在山东省临清市东北部。面积51.1平方千米。人口3.5万。镇人民政府驻松林,人口 5300。相传,明代初期建村,有杜、
隋初改苌举县置,属兴州。治所在今陕西略阳县西北白水江镇长峰村。大业初属顺政郡。唐属兴州,贞观三年(629)北移三里。元至元二十年(1283)废。古县名。“长”,《魏书·地形志》作“苌”。北魏置,治今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