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阑塞
又作木兰寨。在今陕西旬阳县东北。《资治通鉴》:三国魏太和元年(227),孟达举兵叛,司马懿率兵倍道兼行,“吴、汉各遣偏将向西城安桥、木阑塞以救达”,即此。
阑,又作蘭。在今陕西省旬阳县东北。《资治通鉴》:三国魏太和元年(227年),司马懿潜军进讨新城太守孟达,吴、汉各遣偏将向西城安桥、木阑塞以救孟达,即此。
又作木兰寨。在今陕西旬阳县东北。《资治通鉴》:三国魏太和元年(227),孟达举兵叛,司马懿率兵倍道兼行,“吴、汉各遣偏将向西城安桥、木阑塞以救达”,即此。
阑,又作蘭。在今陕西省旬阳县东北。《资治通鉴》:三国魏太和元年(227年),司马懿潜军进讨新城太守孟达,吴、汉各遣偏将向西城安桥、木阑塞以救孟达,即此。
①即今弥河。亦即古之巨洋水。源出今山东临朐县沂山西麓,北流径临朐县东,又北经青州市东,又东北流径寿光县界,东北入海。《元丰九域志》卷1: 青州临朐有 “洱水”。②在今河南南阳县北。《水经·淯水注》:
清雍正十年(1732)置,属元江府。治所即今云南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他郎”系傣语“哈南”的音译,意即岔河或金岩子。乾隆三十五年(1770)改属普洱府。1913年废为县。清雍正十年(1732年)置,治今
在今四川南充市南三十五里青居山上。《舆地纪胜》卷156顺庆府:五友亭“在南充之青居山。游丙题云:明月清风为道友,古典今文为义友,孤云野鹤为自在友,怪石流水为娱乐友,山果橡栗为相保友,是五友者, 无须臾
即今江苏吴江市南六十里盛泽镇。盛产绸绫。清乾隆五年 (1740) 移县丞驻此。在江苏省吴江市南部,东南邻浙江省。面积118平方千米。人口10.6万。镇人民政府驻盛泽,人口5万。三国吴赤乌三年(240年
一名鲁克察克。元名鲁古尘。即今新疆鄯善县西南九十里鲁克沁镇。清徐松 《西域水道记》 卷2: “鲁克沁,东汉之柳中城也。” 宣统 《新疆图志》卷80鄯善: 鲁克沁 “今为回郡王所居,地势最为低洼,民物殷
明置,在今四川广元市北。《方舆纪要》 卷68广元县: 望云关 “在县北五十五里。山势高耸,与云霞相望”。
1913年改崇庆州置,属四川西川道。治所即今四川崇州市。1928年直属四川省。1994年改设崇州市。旧县名。1913年由崇庆州改置,治今四川省崇州市城区。1994年撤销,设立崇州市(县级)。
①唐武德五年(622)置,治所在冈山县(在今越南清化省清化县南境)。贞观元年(627)废。②唐贞观中置,治所在龙池县(今广西博白县西南龙潭镇)。天宝元年(742)改为龙池郡,乾元元年(758)复为山州
清置,属丽水县。即今浙江丽水市西南三十四里碧湖镇。清时有县丞驻此。在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西南部、大溪西岸。面积83.3平方千米。人口4万。镇人民政府驻碧湖,人口1万。因原名湖泊,湖水清澈,故名。1949
在今四川大邑县北二里。《方舆胜览》 卷56邛州: 平云亭 “在大邑之静惠山”。明曹学佺 《蜀中名胜记》 卷13大邑县: “本志,静惠山一名东山。山下土城,相传是蜀汉将军赵云筑。盖云尝防羌于此,有云墓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