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杜甫草堂

杜甫草堂

①亦名浣花草堂。在今四川成都市区西郊浣花溪畔。为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故居。唐乾元三年(760)诗人在此盖草舍居住,即诗中所云“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北宋元丰间,在旧址建祠宇,近梵安寺,成为成都著名的游览胜地。南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8:“四月十九日,成都谓之浣花遨头,宴于杜子美草堂沧浪亭。倾城皆出,锦绣夹道, 自开岁宴游至是而止,故盛于他时。”明弘治与清嘉庆年间两次修建,形成今日之格局,占地24万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大廨、诗史堂、工部祠等。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②在今四川奉节县东十五里。唐杜甫寓夔州时之故居。即东屯。杜甫有《自瀼西荆扉且居东屯茅屋》等诗。明正德《夔州府志》卷3:杜甫宅“在府东北。即古之东屯,今草堂也。王十朋有诗”。

③又称杜公祠。在今甘肃成县东南八里凤凰山下飞龙峡口右侧。《元一统志》:杜甫宅“在飞龙峡东”。唐乾元二年(759)杜甫自秦州到同谷(今成县),在飞龙峡口“修茅茨容身”。即此。草堂重建于北宋,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重修。现存为清代建筑。


别称浣花草堂。在四川省成都市西郊浣花溪畔。为唐代诗人杜甫成都故宅旧址。原宅中唐后已不复存。北宋元丰年间,知府吕大防始重建茅屋,立祠宇。元、明、清曾改建修葺。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及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的两次修建,奠定了今日草堂规模。主要建筑自前至后有大廨、诗史堂、柴门、工部祠。诗史堂两侧为陈列室,环以回廊与大廨相连,布局紧凑。园林总面积约24万平方米,梅园楠林,翠竹千竿,溪流小桥交错庭中。现已建成杜甫草堂博物馆。

杜 甫 草 堂


猜你喜欢

  • 榔木岭水

    又名双溪。即今安徽祁门县东之金东河。《清一统志·徽州府一》: 榔木岭水 “在祁门县东。源出榔木岭,至城南合大共水”。

  • 草山管理局

    1949年8月为建设草山风景区由台北市析置,驻阳明山 (今台湾台北市北阳明山)。1950年9月改名阳明山管理局。1967年撤销,并入台北市。1949年由台北市析置(县级),治今台湾省台北市北阳明山。1

  • 罗那州长官司

    元置,属管番民总管。治所在今贵州罗甸县西北罗路村。后废。又称罗那州。元置,治今贵州省罗甸县西北罗路。属八番顺元宣慰司。后废。

  • 望夫台 (臺)

    在今四川忠县南长江南岸。北宋苏轼 《忠州望夫台》 诗云: “山头孤石远亭亭,江转船回似石屏。” 明曹学佺 《蜀中名胜记》 卷19忠州: “ 《通志》 云: 忠州南十里,有望夫台。”

  • 宁夏卫

    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改宁夏府置,属陕西都司。治所在今宁夏银川市。清雍正二年(1724)仍改为宁夏府。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置,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属陕西都司。宁夏巡抚驻此。二十八年废

  • 谢家集

    即今河南商丘县西北三十八里谢集镇。明嘉靖 《归德州志》 卷1 《村镇》: “谢家集,小坝西北十五里。”

  • 马湖府

    明洪武四年(1371)改马湖路置,属四川行中书省(后改四川布政使司)。治所在泥溪长官司(后改屏山县,今四川屏山县。弘治九年改土归流)。辖境相当今四川大凉山以东,沐川以南,金沙江金阳至屏山段以北地区。清

  • 哲古宗

    即今西藏措美县东北哲古。原西藏地方政府设哲古宗。1960年与达尔马谿合并设哲古县,驻当许。1965年改名措美县。“哲古”,藏语意为小刀。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治今西藏自治区措美县当许。1960年撤销,

  • 归诚县

    ①唐武德四年(621)置,属林州。治所在今广西桂平县南。贞观七年(633)废。②唐垂拱二年(686)置,属悉州。治所在今四川黑水县东南。天宝初属归诚郡。乾元初复属悉州。广德后地入吐蕃。古县名。唐初置,

  • 长岭县

    清光绪三十三年十二月(1908.1)置,属长春府。治所在长岭子(今吉林长岭县)。民国郭熙楞《吉林汇征》:“长岭县,地名长岭子”, 因名。1913年改属吉林吉省长道。1929年直属吉林省。在吉林省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