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疃镇
唐置,属蓬莱县。即今山东栖霞县治。金天会二年(1124)伪齐刘豫于此置栖霞县。
在安徽省灵璧县中西部。面积155平方千米。人口6万。镇人民政府驻杨疃,人口 2500。以自然村“杨疃”得名。1949年设杨疃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86年置镇。1992年郑庙、小吴、邱庙、张圩四乡并入。产小麦、油菜籽、大豆等。有淀粉、轮窑、制鞋等厂。灵房公路经此。
唐置,属蓬莱县。即今山东栖霞县治。金天会二年(1124)伪齐刘豫于此置栖霞县。
在安徽省灵璧县中西部。面积155平方千米。人口6万。镇人民政府驻杨疃,人口 2500。以自然村“杨疃”得名。1949年设杨疃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86年置镇。1992年郑庙、小吴、邱庙、张圩四乡并入。产小麦、油菜籽、大豆等。有淀粉、轮窑、制鞋等厂。灵房公路经此。
元置,即今辽宁大连市金州区金州镇。明改为金州卫。
一作扶淇县。北魏永安中置,属东武郡。治所在今山东诸城市西北。《水经·潍水注》:扶淇水“出(东武县,今诸城市)西南常山,东北流注潍”。县以扶淇水为名。北齐废。古县名。北魏永安中置,治今山东省诸城市西北。
即今四川仪陇县西南新政镇。唐于此置新政县。清设巡司、县丞。民国设县佐。
明置,属遵化县。为长城关隘之一。在今河北遵化市北二十里罗文峪。《方舆纪要》 卷11遵化县: 罗文峪关,“马兰峪东第十四关口”。清设把总驻防。
①东晋置,属郁林郡。治所在今广西昭平县西北三十里文竹乡桂花村。隋大业初废。唐武德四年(621)复置,属静州。九年(626)废。②南齐置,属安定郡。治所在今湖北南漳县境。后废。③北周置,属临河郡。治所在
西魏置,为上黄郡治。治所在今湖北荆门市东南一百四十里沙洋镇。隋大业初改名章山县。古县名。西魏置,治今湖北省荆门市北,为上黄郡治。隋大业初改名章山县。
1940年析临桂县置,为广西省会。治所即今广西桂林市。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北、东与湖南省连接。面积2.8万平方千米(市辖区551平方千米)。人口490.4万(市辖区70.9万)。辖象山、秀峰、叠彩
①西汉置,属东海郡。治所在今山东郯城县东北禹王城。东汉改为侯国,后复为县,属琅邪国。北魏时移治今临沂县西二十里古城,为琅邪郡治。隋大业初废。②东晋初侨置,属南琅邪郡。治所在今江苏南京市附近。南朝宋元嘉
简称陕西布政使司。明洪武九年 (1376) 改陕西等处行中书省置,有左右二使,治所皆在西安府 (今陕西西安市)。辖境相当今陕西省、宁夏、甘肃三省区及青海东部。清康熙二年(1663) 移右布政使治巩昌府
西魏废帝二年(553)置,属开州。治所在蛇龙县(在今四川开江县西北五十里)。辖境相当今四川开江县地。隋开皇三年(583)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