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林虑山

林虑山

原名隆虑山。东汉时避殇帝刘隆讳而改名。在今河南林州市西北二十里。《后汉书·夏馥传》: 夏馥被诬陷,“乃自翦须变形,入林虑山中”。《隋书·炀帝纪》: 大业十年 (614),“王德仁拥众数万,保林虑山为盗”。即此。《元和志》 卷16相州林虑县: “林虑山,在县西二十里。山多铁,县有铁官。南接太行,北连恒岳。”


在河南省林州市区西南15千米处。本名隆虑山,因避讳东汉殇帝刘隆而改名。地势险要,风景宜人,为林州胜景之一。隋大业十年(614年)王德仁领导农民起义军以此为根据地(《隋书·炀帝纪》)。五代山水画家荆浩曾隐居于此,自称“洪谷子”,就地写生,所画山水别创一派。历代多在此创建寺院,成为佛教胜地。洪谷一带名胜甚多,有千佛洞、大缘禅师摩崖塔、《三尊真容支提龛铭》碑、洪谷寺塔等。以洪谷为中心,有崇山峻岭,曲涧怪石,云涌松涛,景物绝佳,素有“太行之秀”的美誉。为游览胜地。


猜你喜欢

  • 麻谷镇

    金置,属繁畤县。故址在今山西繁峙县东北一百里。

  • 路县

    西汉置,属渔阳郡。治所在今河北三河市西南。东汉改作潞县。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北京市通州区北古城村。属渔阳郡。东汉改名潞县。

  • 甘田

    即今广西乐业县西南甘田镇。1944年冬广西省府部分机关迁此。

  • 吕城

    春秋时宋邑。即今江苏铜山县东南五十里吕梁集。《左传》:襄公元年(前572),“秋,楚子辛救郑,侵宋吕、留”。即此。西汉置吕县。

  • 大圣登山

    在今贵州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五里。《方舆纪要》卷122印江县:大圣登山“山高耸,为县境之望”。

  • 胡里改万户府

    元初改胡里改路置,属女直水达达路。治所在胡里改 (今黑龙江省依兰县)。辖境相当今黑龙江省牡丹江中下游东岸一带。明改置忽儿海卫。元改胡里改路置,治今黑龙江省依兰县。明废。

  • 渭陵

    西汉元帝刘爽的陵墓。在今陕西咸阳市北大寨东乡。《汉书·元帝纪》: 竟宁元年 (前33),“葬渭陵”。臣瓒曰: “渭陵在长安北五十六里。”汉元帝刘奭陵墓。在今陕西省咸阳市北原上。

  • 光迁镇

    即今湖北保康县治。旧名潭头坪。1912年后改为光迁镇。1949年改为城关镇。

  • 博固城

    在今山东聊城市东北二十五里。《寰宇记》卷54聊城县: 博固城,“ 《隋图经》 云,或谓之布鼓城,即石勒时筑,在大河之曲”。

  • 岔口镇

    即今山西永和县东北岔口村。《清一统志·隰州》 “桑壁镇”条下:“又县北四十里有岔口镇。”在安徽省歙县东部。面积41.2平方千米。人口1.3万。镇人民政府驻岔口,人口 1240。因处大源、小源两溪汇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