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清净寺。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建,在今福建泉州市涂门街。元至大二年(1309)耶路撒冷人阿哈玛重修。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古伊斯兰教清真寺之一。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今四川金川县东南。《清一统志·懋功屯务厅》:当噶山“在绥靖屯东南二百六十里。横亘二十里余里。常有云雾蒙之”。《清史稿·四川土司传》:乾隆三十七年(1772),讨大小金川,“温福由功噶入,阿桂由当噶入
一作蓼角咀。在今江苏启东市东北。旧为大江入海之冲。《方舆胜览》 卷45通州: 料角,“海门有料角。其中有咸、淡二水,不相混杂,舟人不待汲能辨之,形势控扼。绍兴中,差舟师把隘,其沙脉涨坍不常,潮小则委蛇
隋开皇初改广武县置,属凉州。治所在今甘肃永登县。寻复为广武县。开皇中复名邑次县。大业二年(606)改名允吾县。古县名。隋开皇初改广武县置,治今甘肃省永登县东南庄浪河畔。属武威郡。隋大业二年(606年)
即刘家口。又名刘口集。即今河南商丘县东北刘口乡。旧属山东曹县, 民国时有县佐驻此。
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 (故江陵县) 西三十二里梅槐桥村。民国 《湖北通志》 卷38: 梅槐桥“旧系木桥。康熙中易以石。同治中重修”。
①北魏置,属邓州。治所在今甘肃文县西北。后废。②南朝宋泰始七年(471)置,属越州。治所在今广西合浦县北。南齐治所在武桑县(今合浦县北)。梁、陈时废。③西魏置,治所在春陵县(今湖北枣阳市南三十里)。隋
在今河北涿州市西南。《水经·圣水注》:涿水 “又亦谓之桃水。出涿县故城西南奇沟东八里大坎下,数泉同发,东径桃仁墟北……又东北与乐堆泉合……又东北径涿县故城西,注于桃”。《寰宇记》 卷70涿州范阳县:
在今河南洛阳市东郊、瀍河乡唐寺门村内。始建于唐,故址在今寺东五里塔湾村西头俗称“唐寺崖”的地方。武则天曾为福先寺撰写过浮图碑文,著名画家吴道子曾在该寺作“地狱变相”壁画。开元二十一年(733)日本僧人
唐渤海国置,建号西京。治所在神州 (今朝鲜慈城郡北鸭绿江南岸土城里; 一说即今吉林临江市)。辖境约当今吉林通化、白山、临江三市及抚松县南、朝鲜清川江以北地区。后废。渤海国置,并建号西京。治神州(在今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