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桑墟镇

桑墟镇

即今江苏沭阳县北桑墟乡。《方舆纪要》卷22沭阳县: 桑墟镇 “在县北四十里。以近桑墟湖而名”。


在江苏省沭阳县北部。面积53平方千米。人口4.9万。镇人民政府驻桑墟,人口3100。镇以驻地名。因驻地在原古桑墟湖畔,以此为名;明称桑墟铺,后简称今名。1949年为桑墟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2000年置镇。产小麦、玉米、稻、大豆、棉花等。蚕桑业较发达。有缫丝、扎染、机械等厂。沭海公路经此。


猜你喜欢

  • 楚国之别称。《战国策》 卷3秦策: 张仪说秦王,“秦与荆人战,大破荆,袭郢,取洞庭、五都、江南。荆王亡奔走,东伏于陈”。即西周时楚国的别称。因其建国于荆山(今湖北南漳县西)一带,故称。

  • 佛林河

    又作法林河。即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东北入日本海之苏昌河。清齐召南《水道提纲》卷26:“法林河,三源俱出松林。其北大山即勒富忒勒库山,为新开湖上源也。此水南流,又合西一水,共三百里许入海。”

  • 金兰县

    西汉置,不见于 《汉书·地理志》。但《汉志》 庐江郡下注曰: “金兰西北有东陵乡,淮水出。” 《水经·決水注》 载: 灌水 “导源庐江金兰县西北东陵乡大苏山”。又 《水经· 禹贡山水泽地》曰: “东陵

  • 慈化政治局 (县级)

    1934年2月国民党南京政府为进攻中央革命根据地由宜春、萍乡、万载三县析置,驻慈化 (今江西宜春市西北慈化镇)。1936年裁撤。

  • 江桥

    ①战国秦建于郫江上。在今四川成都市旧城文庙前街一带。东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成都“城南曰江桥,南渡流曰万里桥”。《十六国春秋·蜀录》 载:惠帝之世,蜀童谣曰:“江桥头,阙下市,成都北门十八子。”盖

  • 吴起镇

    即今陕西吴旗县城。1942年于此置吴旗县。

  • 黄洋河

    在今陕西安康市东。《寰宇记》 卷141金州平利县: 唐武德间移平利县于 “黄羊水北”,即此。《清一统志 · 兴安府一》 引 《旧州志》,谓黄洋河 “在州东五里。源出平利县化龙山,北流入汉”。

  • 临泽县

    ①西晋改昭武县置,属张掖郡。治所即今甘肃临泽县东北昭武村。唐 《初学记》 卷8: “ 《十三州志》 曰: 昭武苏有临泽亭在其东”,县以亭名。《十六国春秋辑补》 卷96北凉录: 北凉沮渠蒙逊玄始九年 (

  • 汶州

    北周保定四年(564)改梁绳州置,治所在广阳县(今四川茂汶县西北)。《寰宇记》卷78茂州:汶州“取汶水为名”。辖境相当今四川茂县、北川、汶川诸县。隋开皇五年(585)改为蜀州。北周保定四年(564年)

  • 原鹿县

    三国魏改原鹿侯国置,属汝南郡。治所在今安徽阜南县西南公桥集东五里。西晋属汝阴郡。南朝宋废。古县名。三国魏改原鹿侯国置,治今安徽省阜南县南。属汝南郡。晋改属汝阴郡。南朝宋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