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山
在今山西广灵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44广灵县: 桦山在 “县东北三十五里。山多桦树,上有三分寨”。
在河北省西北边境和内蒙古自治区集宁、丰镇以东。属阴山山脉南段。东西走向。平均海拔1600米以上,多2000米左右的高峰。东侧山势峻峭,壁立于张北熔岩台地之西。
在今山西广灵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44广灵县: 桦山在 “县东北三十五里。山多桦树,上有三分寨”。
在河北省西北边境和内蒙古自治区集宁、丰镇以东。属阴山山脉南段。东西走向。平均海拔1600米以上,多2000米左右的高峰。东侧山势峻峭,壁立于张北熔岩台地之西。
①三国吴赤乌五年(242)置,属交州。治所在徐闻县(今广东徐闻县南)。辖境相当今广东遂溪县、湛江市以南雷州半岛。西晋平吴后废。②即珠崖郡。治所在瞫都县(今海南省琼山市南)。即“珠崖郡”。
即今皈依底山。在云南弥勒县东南隅。汉至南朝称盢町山。《汉书·地理志》 律高县: “东南盢町山出银、铅。” 《水经·叶榆河注》: “盘水出律高县东南盢町山。”
在今广东曲江县东北。《寰宇记》 卷159曲江县: 钱石山,“按 《湘州记》 云: 曲江县东有钱石山,其状四方有若台,其石三面壁立,上有碎石如钱,故谓之钱石山”。《方舆纪要》 卷102韶州府曲江县: 钱
本名疁门。即今江苏苏州市旧城东门。《越绝书 ·吴地传》: “从阊门到娄门九里七十二步。”《吴地记》: “吴门本号疁门,东南秦时有古疁县,至汉王莽改为娄县。” 《方舆纪要》 卷24苏州府长洲县 “吴郡城
1935年2月川陕革命根据地由南郑、褒城二县析置,治新集 (今陕西南郑县西新集镇)。取二县首字为名。不久废。旧县名。川陕苏区设。1935年2月,由陕西省南郑、褒城两县析置。以两县首字为名。治新集(今南
即今广西桂林市西北郊光明山。《方舆纪要》卷107临桂县“侯山”条:光明山“在城西十里。山势峭拔,有一穴通明。其水潴为于家庄渠,灌田数百顷”。南侧山腰有芦笛崖洞,为著名游览地。
南宋末蒙古人置,在今四川广安县东北十里渠江岸边。《元史· 杨大渊传》: 中统三年 (1262),“复于渠江滨筑虎啸城,以逼宋大良城”。南宋景定三年(1262年)筑,在今四川省广安市北渠江西岸。因境内有
在今安徽芜湖县西北。民国 《芜湖县志》 卷4市镇: 施家渡 “此渡上通徽宁,往来要津”,因设镇。
在今浙江黄岩市西。明万历《黄岩县志》卷1:乌岩市“在县西四十五里”。1931年置乌岩镇。1964年没入长潭水库中。
即今安徽寿县南堰口镇。清乾隆 《寿州志》 卷1南乡 《市集》: 堰口集 “离城五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