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公亭
在今广西平乐县城东北凤凰山。《明一统志》 卷84平乐府: 梅公亭 “在府治东。宋梅挚建,以昭州所为诗及五瘴说刻石嵌于壁”。
在今广西平乐县城东北凤凰山。《明一统志》 卷84平乐府: 梅公亭 “在府治东。宋梅挚建,以昭州所为诗及五瘴说刻石嵌于壁”。
即台湾铁路淡水线。从台北至淡水。全长21.2公里。清光绪二十六年 (1900) 动工修建,次年通车。
即今河北永年县(临洺关)东北三十二里大北汪镇。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1永年县图:西北有大北汪。在河北省永年县北部。面积42.6平方千米。人口3.2万。镇人民政府驻大北汪,人口5180。因地势低洼,常年
在今江西吉水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87吉安府吉水县: 南溪水 “出县西北五十里朝元山,东流二十里为罗陂,经柘溪,又五里出柘口江,入赣水”。
北宋置,属归化县。故址即今福建泰宁县北江源。《元丰九域志》卷9邵武军归化县、《宋史·地理志》 邵武军泰宁县均有江源银场。
蒙古至元四年 (1267) 置洟门千户,元至元十二年 (1275) 改易门县,属昆阳州。治所在市坪村 (今云南易门县南十里南庄)。《元史·地理志》:“县西有泉曰洟源,讹作易门。” 元代后期迁治今县北三
明成化十五年(1479)于花马池营置,属陕西都司。治所即今宁夏盐池县。正德元年(1506)改为宁夏后卫。明弘治七年(1494年)由花马池营改置,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正德元年(1506年)改置宁夏
即今四川沐川县。清乾隆《屏山县志》卷1:沐川乡在“县西北二百六十里。有沐川场”。
即今河北南皮县东北店子镇。《方舆纪要》卷13景州东光县:半壁店“在县北。正德中流寇犯境,官军御却之于半壁店,即此”。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0南皮县图:东北有半壁店。在今河北省东光县北。《明通鉴》:明正
隋义宁元年(617)置,治所在麟游县(今陕西麟游县)。辖境相当今陕西麟游县和甘肃灵台县地。义宁二年(618)改名麟游郡。隋义宁元年(617年)置,治麟游县(今陕西麟游县西)。辖境约今陕西省麟游县一带。
即今河北栾城县西北三十八里方村镇。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0获鹿县图:东南有方村。(1)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东南部。面积20.9平方千米。人口4.1万。镇人民政府驻方村,人口7230。1953年设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