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今湖南平江县东南四十六里献钟乡。《清一统志·岳州府二》 “回田市” 条下: “献钟市、义口市皆在 (平江) 县东永安乡。” 大革命时期罗纳川在此领导了有名的 “纸工运动”。
①战国时魏地。在今山东东明县南。《史记· 苏秦列传》: 苏秦说魏襄王曰: “大王之地,……东有淮、颍、煮枣、无胥。” 《续汉书 ·郡国志》 济阴郡冤句: “有煮枣城。” 《水经· 济水注》: “北济自
在今河南偃师市南。《后汉书·孝和帝纪》:永元十六年(104)十一月己丑,“行幸缑氏,登百岯山”。即此。
即今吉林柳河县西南、通化县西北、辉发河上源南之龙岗山脉。《清一统志·吉林一》:纳噜窝集“在(吉林)城西南五百四十九里,长岭子之南。即分水岭林木丛密处,周围数十里。城西南及兴京界内诸河多发源于此”。
即今陕西渭南市东北四十里孝义镇。清《乾隆内府舆图》:渭南县东北有孝义镇。(1)在山西省文水县中南部。面积38.9平方千米。人口2.7万。镇人民政府驻孝义,人口 5030。1949年属文水六区,1953
即今浙江三门县治海游镇。唐武德四年(621) 至七年 (624),为宁海县治。《资治通鉴》: 唐咸通元年 (860) 五月庚申,“南路军大破贼 (案: 指裘甫起义) 于海游镇”,即此。1940年以来为
在今广东化州市东南三丫村。清光绪《高州府志》卷10化州:三丫在“州东三十里”。
在今广西资源县西南。旧属兴安县,清置巡司于此。《清一统志·桂林府一》:社水巡司“在兴安县西北一百里。向驻六峒,本朝乾隆六年移驻社水”。古水名。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西北。清乾隆六年(1741年)移置
在今山东高唐县东门外。《方舆纪要》 卷34高唐州: 唐公沟 “成化中,屡有水患。知州唐桢因东北地下,浚沟注之,水患遂息,因名”。
①在今四川南江县西南 一百里沙河场西。《方舆纪要》 卷68南江县: 诸葛寨在 “县西百里。高五十余丈,四壁峻拔,惟一面有鸟道可上。顶有泉,四时不竭。相传孔明曾驻兵于此,可容万人”。②在今四川城口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