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梓州

梓州

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新州置,治所在昌城县 (今四川三台县)。《元和志》 卷33梓州: “因梓潼水为名。” 大业三年 (607) 改为新城郡。唐武德元年 (618) 复为梓州。天宝元年 (742) 改为梓潼郡。乾元元年 (758) 又复为梓州。辖境相当今四川三台、中江、盐亭、射洪等县地。乾元后分蜀为东、西川,梓州常为东川节度使治。北宋重和元年 (1118) 改为潼川府。


隋开皇末改新州置,治昌城县(大业初改郪县,今四川三台县)。“因梓潼水为名”(《元和郡县志》)。辖境相当今四川省三台、盐亭、射洪等县地。大业初改为新城郡,唐武德元年(618年)复为梓州。天宝元年(742年)改为梓潼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梓州。辖境扩大至今中江县。北宋为梓州路治。重和元年(1118年)升为潼川府。州城“左带涪水,右挟中江,居水陆冲要”(《元和郡县志》)。唐乾元后分蜀为东、西川,梓州常为东川节度使治。


猜你喜欢

  • 洿谷镇

    金置,属朝邑县。在今陕西大荔县东北。《清一统志·同州府二》 “新市镇” 条: “洿谷镇在(朝邑) 县东北六十里。亦曰洿谷堡。三面陡绝,其险足恃。”

  • 大步江

    在今湖南永兴县东北七十里。《清一统志·郴州一》:大步江“源出兴宁县界山冈岭,西北流入县界,又西北合潦溪、清溪二水,入衡州府安仁县界,名永乐江”。

  • 瓶窑镇

    即今浙江余杭市西六十二里瓶窑镇。清嘉庆 《余杭县志》 卷3: 瓶窑镇居民 “自农桑外,多以埏埴为业,故市廛与陶穴相望栉比”,以建窑烧瓶而得名。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北部,北邻德清县。面积129平方千米。

  • 张栅

    即今四川遂宁市西南安居镇。《旧唐书·地理志》安居县:“旧治柔刚山, 天授二年移治张栅。”

  • 马家集镇

    即今江苏六合县北马家集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六合县图:北有马集。民国《江苏六十一县志》六合县:“马家集在北,接安徽天长县界。”

  • 百家畲洞

    在今福建龙岩市南。《方舆纪要》卷99漳平县:百家畲洞“在县南五十里,界龙溪、安溪、南靖、龙岩、漳平五县间,县正当其北,为要冲。万山环抱,四面阻塞,洞口陡隘,仅通人行。中宽广容百家,畲田播种,足以自给,

  • 黑石头

    即今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西南黑石头镇。清于此置汛。爱必达 《黔南识略》 卷26威宁州称此为 “州境最险要处”。

  • 故镇

    明置,属静乐县。在今山西静乐县东南五十里固镇村。《明史· 地理志》 静乐县: “东南有两岭关,置故镇巡检司于此,后移于稍东顺水村。”古镇名。又作固镇。在今河北省武安市西南。唐光启二年(886年),李克

  • 张应集

    即今山东胶州市西南张应镇。民国《增修胶志》卷7《古迹》:张应院报恩寺“在邑西南七十里,古之大刹也……寺中有古碑卧地,因地邻张应,故名张应院。寺为元至正元年建”。

  • 码头镇

    即今江苏淮阴县西南码头镇。旧作马头镇,明置巡司于此。(1)在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南部。面积112平方千米。人口4.6万。镇人民政府驻码头,人口 3800。地处运粮河北岸,因河岸码头得名。1958年成立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