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城县
唐武德五年 (622) 析湓城县置,属江州。治所在今江西九江市西南。贞观八年 (634) 废入浔阳县。
古县名。唐武德五年(622年)析湓城县置,治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属江州。贞观八年(634年)并入浔阳县。
唐武德五年 (622) 析湓城县置,属江州。治所在今江西九江市西南。贞观八年 (634) 废入浔阳县。
古县名。唐武德五年(622年)析湓城县置,治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属江州。贞观八年(634年)并入浔阳县。
①西汉惠帝三年 (前192) 改鄢县置,属南郡。治所在今湖北宜城市东南十五里楚皇城遗址。东汉改为宜城侯国。三国魏复为宜城县,属襄阳郡。西晋初为襄阳郡治。后仍属襄阳郡。南朝宋初废。②唐天宝七年 (748
即内蒙古伊克昭盟鄂尔多斯右翼前末旗。清雍正九年(1731)置,驻地在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南新街镇。民国间属绥远省。1954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1958年撤销,与郡王旗合并为伊金霍洛旗。旧旗名。1949年
南朝宋改厥西县置,属随阳郡。治所在今湖北随州市西北。 南齐属随郡。 北魏改㵐西县。古县名。南朝宋改厥西县置,治今湖北省随州市西北,属义阳郡。北魏改名㵐西县。
①一作赤墈。即今广东开平市西南赤坎镇。明、清设松柏巡司于此。②即今广东湛江市(赤坎区)。清道光《遂溪县志》卷4:赤坎埠在“县东四十里。商旅穰熙,舟车辐辏”。光绪二十五年(1899)法国强租广州湾,租借
1914年改新宁县置,属广东粤海道。治所即今广东台山市。以县北有三台山而名。1920年直属广东省。1992年改设台山市。旧县名。1914年改新宁县置,治今广东省台山市台城镇。1992年撤销,改设台山市
①又名龙池河、五里河。在今天津市蓟县西。《方舆纪要》卷13蓟州。阳河在“州西五里。亦名五里河,以去城五里而名。源出城西鹅毛台,台亦名纸坊山,下流入于沽水。水性暖,遇寒不冰,故曰阳河”。②又名洋河、东阳
在今广东韶关市西。隋建。俗称五祖寺,然非湖北黄梅之五祖。宋梁靖有《光运寺重建证其照寂大师塔碑记》。
即今新疆木垒哈萨克族自治县东北老君庙。清光绪《旧刊新疆舆图·迪化府图》 有老君庙。(1)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北。唐宝应元年(762年),仆固怀恩等于此败史朝义。(2)在甘肃省玉门市区南5千米。背靠悬崖,
唐天宝元年 (742) 改禺州置,治所峨石县 (今广西北流市东南一百里)。辖境相当今广西北流市东南部、陆川县北部地。乾元元年 (758) 复为禺州。唐天宝元年(742年)改禺州置,治峨石县(今广西北流
一名全鸠涧水、全节水,即今河南灵宝县西部之鸠水。《汉书·戾太子传》: “太子之亡也,东至湖,臧匿泉鸠里。” 唐颜师古曰: “泉鸠水在今阌乡县东南十五里,见有戾太子冢,冢在涧东也。” 《水经·河水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