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榆关

榆关

①战国楚边境地,在今河南开封市西。一说在今汝州市东南。又说在今中牟县南。《史记· 六国年表》: 楚悼王三年 (前399),“归榆关于郑”。《楚世家》: 悼王十 一年 (前391),“三晋伐楚,败我大梁、榆关”。《索隐》: “此榆关当在大梁之西也。”

②亦名渝关、临闾关、临渝关、临榆关、山海关。隋开皇三年 (583) 建城,属卢龙县。即今河北秦皇岛市东北山海关。自古为戍守重地。明洪武初改为今名。另说为今河北抚宁县东榆关镇。《明一统志》卷5永平府: 榆关 “在抚宁县东二十里”。明初魏国公徐达始移至今山海关。

③又称榆林关。隋开皇三年 (583) 置,在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东北黄河西岸。地北近榆林,即汉之榆溪塞,因名。后废。唐贞观十三年 (639) 复置,名榆林关,唐韦庄 《赠边将》 诗: “昔因征远向金微,马出榆关一鸟飞。” 即此。后又废。


(1)又称榆林关。隋开皇三年(583年)置关,设总管。地北近榆林,即汉之榆溪塞,因名。隋、唐之际废。贞观十三年(639年)复置,在隋、唐榆林县(治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东北十二连城)东。唐韦庄《赠边将》“昔因征远向金微,马出榆关一鸟飞”句,即指此。(2)在今河南省中牟县南。或说在今河南省汝州市东南,或说在开封县西。战国楚边境。《史记·六国年表》:楚悼王三年(前399年),“归榆关于郑”,即此。(3)即“山海关”。


猜你喜欢

  • 理番厅

    清嘉庆六年 (1801) 改杂谷脑厅置,隶属四川省。治所在今四川理县东北七十里薛城镇。统梭磨宣慰司和从噶克、卓克采、丹坝三长官司,辖境相当今四川理县、马尔康等县地。1914年改为理番县。清嘉庆八年(1

  • 孟诸台 (臺)

    在今河南虞城县西北十里。《方舆纪要》 卷50虞城县: 孟诸台 “县境古孟诸之地也。台因以名”。

  • 朝谷堡

    即胡谷堡。据 《旧唐书》 改 “朝” 为胡,《实录》 亦作胡。唐贞元七年 (791) 筑,在今甘肃平凉市西。《方舆纪要》 卷57平凉府平凉县: 朝谷堡“在府西南”。

  • 洺口市

    即今江西乐平市东九十里洺口乡。唐为乐平县治。

  • 姑师国

    即车师国。汉西域国名。都城在交河城(今新疆吐鲁番市西北二十里雅尔湖西)。《史记·大宛传》: “楼兰,姑师,邑有城郭。” 《汉书· 西域传》: “至宣帝时,遣卫司马使护鄯善以西数国。及破姑师,未尽殄,分

  • 孙姑那

    即今泰国南部马来半岛东岸之宋卡。为古代横断半岛路线主要港口之一。见《郑和航海图》。清陈伦炯《海国闻见录》作宋脚。谢清高《海录》始作宋卡。

  • 昭南县

    西汉置,属齐郡。治所当在今山东淄博市及其东北部一带。东汉省。

  • 河池千户所

    明洪武二十八年 (1395) 置,属庆远卫。治所在河池县 (今广西河池市西河池镇)。永乐六年 (1408) 移今宜山县西北德胜镇。后废。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西旧河池

  • 大鱼关

    明永乐中置,属平武县。在今四川北川县西北开坪羌族藏族乡(大鱼口)。明曹学佺《蜀中广记》卷53:“嘉靖二十三年,木瓜寨勾引白草番反,为之响导,事平,止许岁至小河领赏,不得度大鱼关。”

  • 浆池镇

    又名临津镇。即今四川剑阁县东南香沉镇。《舆地纪胜》 卷168隆庆府: 废临津县在 “府东一百三里……南齐置胡原郡,隋改临津县。本朝熙宁五年废为浆池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