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武冈县

武冈县

三国吴宝鼎元年 (266) 改都梁县置,属昭陵郡。治所在今湖南武冈市西南 一里。《水经·资水注》: “县左右二冈对峙,重阻齐秀,间可二里,旧传后汉伐五溪蛮,蛮保此冈,故曰武冈,县即其称焉。” 西晋属邵陵郡。东晋改名武刚县。南朝梁天监元年 (502) 改为武强县。唐武德四年 (621) 改武攸县复置,属邵州。治所即今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北宋崇宁五年 (1106) 为武冈军治,移今武冈市。元为武冈路治。明洪武元年 (1368) 为武冈府治,九年(1376) 降为武冈州治,寻废县入州。清属宝庆府。1912年改州为武冈县,属湘江道。1922年直属湖南省。1994年改设武冈市。


古旧县名。三国吴宝鼎元年(266年)置,治今湖南省武冈市北。属零陵郡。县左右有两冈对峙,接武陵郡,故名。西晋改名武刚县。南朝梁避太子纲讳,改为武强县。陈废。唐武德四年(621年)分邵阳县复置,治今城步苗族自治县。属南梁州(贞观中改邵州)。北宋移治今湖南省武冈市。宋为武冈军治,元为武冈路治,明洪武九年(1376年)废入武冈州。1913年废州为县。1994年撤销,改置武冈市。


猜你喜欢

  • 深坑山寨

    在今广东四会市北。《方舆纪要》 卷101肇庆府四会县: 深坑山寨 “在县北。瑶寨也。《志》 云,自县而北接清远县界,西北接怀集县界,远近瑶山,以数十计”。

  • 黄杨废县

    在今湖南衡阳县 (西渡镇) 西。《方舆纪要》 卷80衡州府衡阳县 “承阳城” 条下:“《志》 云,府西百四十里有黄杨废县,或以为萧梁时所置。”

  • 阴江

    即今广西武宣县东南三里河,注入黔江处为武宣县故址(今旧县村)。《明史·地理志》 武宣县:“旧治阴江。宣德六年三月徙于高立。”《清一统志·浔州府》“新江”条:“又阴江、东乡江,源出东乡,皆南流入潭江。”

  • 岢岚县

    ①北魏置,为岚州治。治所在今山西岚县北。隋开皇三年 (583) 移治三堆城 (今山西静乐县),十八年 (598) 改为汾源县。②元初改岢岚州置,属岚州。治所即今山西岢岚县。太祖十六年 (1221) 废

  • 殷家汇 (匯) 镇

    即今安徽贵池市西南六十里秋浦河西岸殷汇镇。清乾隆八年 (1743),李阳河镇巡司移驻于此。

  • 石柱关

    明洪武初置,在今湖北巴东县南,接鹤峰县界。《方舆纪要》卷78巴东县“连天关”条下:“又石柱关在县南五百里, 向设石柱关巡检司。隆庆四年改野三关巡司。《志》云:县东南二百五十里有石柱山,关盖因以名。为扼

  • 杨家店

    ①即今河北迁安县西二十里杨店子镇。民国《迁安县志》卷3市集有“杨家店”。②即今山东蓬莱市东南六十里杨店。明置巡司于此。③即今河南息县东北二十四里杨店乡。清尹耕云《豫军纪略》卷4:咸丰十一年(1861)

  • 光水

    亦作洸水。即湟水、洭水。今广东西北之连江,为北江支流。《元丰九域志》卷9:浛光县有光水。《舆地纪胜》卷95英德府:光水“在浛光县。西通湟水,下流至县前,东南流至光口合真水而南。《后汉(书)地理志》:桂

  • 来远驿

    明置,在今贵州都匀市北。《方舆纪要》卷121都匀府:来远驿在“府北一里”。

  • 北大通镇

    即今青海门源回族自治县(浩门镇)。清雍正二年(1724)筑城,置大通卫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