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武山县

武山县

①西魏改惠怀县置,属武宁郡。治所在今湖北荆门市北。隋大业初废入乐乡县。

②1914年改宁远县置,属甘肃渭川道。治所即今甘肃武山县。因县西南有武城山,为三国魏将邓艾拒蜀将姜维处。故名。1927年直属甘肃省。


在甘肃省东南部、北秦岭以北。属天水市。面积 2011 平方千米。人口43.5万。辖5镇、15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北宋天禧二年(1018年)置宁远寨,崇宁三年(1104年)升为县,属巩州。元为巩昌路,明为巩昌府。1914年改名武山县,属渭川道。以县境武城山得名。1927年直属甘肃省。1949年属天水专区,1969年属天水地区,1985年属天水市。南部属北秦岭山地,北部属陇西黄土高原。渭河自西向东贯流中部。属中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冬小麦、马铃薯、玉米、油菜籽、***等,并产优质稻米。工业以水泥、玉器加工、机制砖等为主。邱家峡蛇纹石(雅名鸳鸯玉)藏量丰富,为制作夜光杯等玉器的原料。陇海铁路、316国道经此。古迹有后秦水帘洞石窟、北魏木梯寺石窟、元代观寺古殿和种谷台、观儿下、西旱坪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等。矿泉疗养区是疗养胜地。


猜你喜欢

  • 暑州

    唐置羁縻州,属安南都护府。治所在今老挝甘蒙省东北甘索班一带。后废。

  • 廉州

    ①隋开皇十年 (590) 置,治所在高城县(今河北藁城市西南二十八里丘头镇)。辖境相当今河北藁城、正定、栾城三市县交界地区。大业初废。唐武德元年 (618) 复置,辖境相当今河北藁城市南部及晋州、无极

  • 木耳寨

    在今四川小金县东达维乡木耳寨沟注入沃日河处。《清一统志·懋功屯务厅》:木耳寨“在懋功屯务厅东一百二十里。现设塘汛”。

  • 青要墟

    一作青腰。即今湖南资兴市东北六十六里青腰镇。清光绪 《湖南通志》 卷1兴宁县 (今资兴市) 图: 县东有青要墟。

  • 同劳县

    西汉元封二年(前109)置,属益州郡。治所在今云南陆良县西。三国蜀建兴三年(225)属建宁郡。东晋后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云南省陆良县西。属益州郡。东晋后废。

  • 白马县

    ①秦置,属东郡。治所在今河南滑县东二十八里。取白马山为名。西晋属濮阳国。北魏天兴中为西兖州治,徙治滑台城(今滑县东南八里城关镇)。东魏为东郡治。隋开皇中为滑州治,大业初为东郡治。唐为滑州治。明洪武二年

  • 一称云。为云梦的简称。地跨今湖北新州、安陆、钟祥、云梦、荆沙、枝江、松滋、监利、洪湖等县市长江南北地区。《左传》: 宣公四年(前605),子文初生,其母 “使弃诸梦中”。昭公三年 (前539),楚子与

  • 杓里箐

    在今贵州黔西县东北。《清一统志·大定府》 引《黔西州志》:“路近遵义,中有平川,可容数万人,入路极险。其西有莫陇法地屯,危峰突峙,四面皆绝壁,惟后有间道可登。”

  • 高要峡

    又名羚羊峡、高峡山。即今广东肇庆市东北羚羊峡。《水经· 泿水注》: “王氏 《交广春秋》曰: 步骘杀吴巨、区景,使严舟船合兵二万,下取南海,苍梧人衡毅、钱博,宿 (吴) 巨部任,兴军逆(步) 骘于苍梧

  • 护当城

    即集粮城。在今河南西华县西北护挡坡。《清一统志·陈州府一》:护当城“在西华县西十里。魏邓艾护守营田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