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武阳

武阳

①战国燕昭王时建,为燕下都,后属赵。在今河北易县东南武阳台村。《史记·赵世家》:孝成王十九年 (前247),“赵与燕易土……燕以葛、武阳、平舒与赵”。《水经· 易水注》: “易水又东径武阳城南,盖易自宽中历武夫东出,是兼武水之称,故燕之下都,擅武阳之名。” 西汉置故安县。

②战国时蜀邑。在今四川彭山县东北十五里双河乡平获村与五一村交界处。东晋常璩 《华阳国志·蜀志》: 周慎王五年 (前316),秦张仪、司马错伐蜀,“蜀王自于葭萌拒之,败绩,王遁走,至武阳,为秦军所害”。即此。秦置武阳县。


(1)古城名。在今河北省易县东南中易水与北易水之间。战国燕昭王建。为燕之下都。《史记·赵世家》:赵孝成王十九年(前247年),“赵与燕易土,……燕以葛、武阳、平舒与赵”,即此。(2)古邑名。战国蜀邑,后属秦。在今四川省彭山县东。《华阳国志·蜀志》:周慎王五年(前316年)秦攻蜀,蜀王败走至武阳,即此。秦置县。(3)古地名。在今广东省乐昌市管埠西武水南。明嘉靖八年(1529年)置巡检司于此。(4)集镇名。在安徽省歙县东部、新安江东岸。武阳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1200。因村中最先居民为宋初自江西瑞金武阳镇迁来,为纪念原籍,新驻地仍命名武阳。产茶叶、木材、蚕茧、蜜枣。有制茶、缫丝、丝绸、生物化工、花茶、蜜枣综合加工等厂。有公路北至深渡接杭徽公路。新安江通小轮。(5)村名。在浙江省文成县西北隅。属南田镇。人口220。地处山间盆地,多雾,原名雾垟,谐音为今名。为明开国元勋刘基生卒地。有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立“明开国诚意伯刘文成公故里”碑和刘基祖父刘庭槐墓。公路通县城。


猜你喜欢

  • 夏家店

    在今内蒙古赤峰市东北。1960年在此发现典型的中国北方青铜器时代早期文化夏家店遗址。

  • 冬桃山

    在今江西全南县西南,与广东接界。《方舆纪要》卷88赣州府龙南县:冬桃山“在县西南二百里。上多桃树,经冬始熟。下有溪流名桃川。冬桃隘在其上,东通和平,西通始兴,据险当关,可制三面。今有官兵更番戍守”。

  • 杜阳县

    ①西汉置,属右扶风。治所即今陕西麟游县西北招贤镇。西晋废。②西魏改汧阴县置,为陇东郡治。治所在今陕西陇县东南十六里。北周明帝二年(558)迁治今陇县城。大象二年(580)复名汧阴县。古县名。(1)西汉

  • 广德宫

    北魏行宫。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北阴山后。太平真君三年(442)六月,南秦王杨难当为刘宋所败,朝于北宫。《魏书·世祖纪》 载:“先是起殿于阴山之北,殿始成而难当至, 因名曰广德焉。”

  • 八坼镇

    又名八测、八赤、八尺、八斥、北坼。即今江苏吴江市南二十里八坼镇。清徐崧、张大纯纂辑《百城烟水》卷4:“八坼塘自北来,至此向东而南,向西复南,俨似弓形。唐范传正治水劈河而直其路,斥土为二,故名八坼。”元

  • 昭通府

    清雍正八年 (1730) 改乌蒙府置,属云南省。治所在恩安县 (即今云南昭通市)。民国《昭通县志稿》 载 《昭通书院碑记》: “ (鄂尔泰) 既奏请皇上赐名昭通,举前世之乌暗者,易而昭明,前之蒙蔽者,

  • 黄略墟

    即今广东遂溪县东南黄略镇。清光绪 《广东舆地全图》 遂溪图: 县东南有黄略。

  • 宛秀城

    在今青海贵南县东北黄河南岸。《新唐书·地理志》 廓州宁塞郡: “西八十里宛秀城有威胜军。”又作宛肃城。在今青海省贵德县西、黄河岸边。唐天宝十三载(754年)于此置威胜军。宝应元年(762年)地入吐蕃。

  • 北征

    春秋晋地。在今陕西蒲城县东北。《左传》:文公十年(前617),“秦伯伐晋,取北征”。即此。西汉置征县。

  • 严市关

    北宋置,在今福建德化县西。北宋置,在今福建省德化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