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永平镇

永平镇

①唐改延平军置,即今福建南平市。五代晋开运初闽王延政于此置龙津县。

②即今陕西延川县西北永坪镇。1934年西北革命根据地置赤光县治此。


(1)古镇名。唐改延平军置,即今福建省南平市。五代晋开运初闽王延政改置为龙津县。(2)今镇名。(1)在江西省铅山县中北部、铅山河下游。面积126平方千米。人口5.2万。镇人民政府驻永平,人口 5050。五代南唐在此采铅、铜,设铅山场,后以隶永平监称永平镇。保大十一年(953年)始历为县、州治。1949年铅山县人民政府移驻河口镇后,为县辖镇。1958年改公社,1981年复设永平镇。产稻、蔬菜,为县黄麻主产区。永平铜矿为国内重要铜矿基地。有耐酸泵、铸锻、水泥、印刷、编织工艺、制革、食品等厂。横南铁路、上分公路经此。古迹有唐建大义桥。(2)在云南省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西部。面积 1159.4 平方千米。人口4.8万。镇人民政府驻永平,人口 5020。驻勐戛新街。取“永久和平”之意,因名。明、清名勐戛,为土司驻地。1914—1932年置勐戛分县。1934年曾置勐戛镇,后废。1950年为永平区,1958年为永平公社,1962年为永平区。1968年复永平公社,1984年为永平区,1988年改为永平镇。地处勐戛坝子中部。主产稻、甘蔗、花生。有制糖、陶器、农具、食品等厂。为县西部主要农贸集市。有公路北接景圈公路。古迹有清建八角亭、迁糯大佛殿、大仙人脚佛寺、文笔塔等。


猜你喜欢

  • 巴川郡

    唐天宝元年(742)改合州置,治所在石镜县(今四川合川市)。辖境相当今四川合川、铜梁、武胜、大足等市县地。乾元元年(758)复为合州。唐天宝初改合州置,治石镜县(今重庆合川市)。辖境相当今四川省武胜县

  • 万象山

    在今浙江丽水市城区西南万象山公园。《方舆纪要》卷94处州府:万象山“俯临城邑,下瞰溪光,城中之山凡十,此其最高者”。在浙江省丽水市西南隅。宋代参政何澹建万象楼于此,因名。元、明、清各朝都有建置,后因战

  • 般县

    ①西汉置,属平原郡。治所在今山东乐陵市西南。北魏为安德郡治。北齐天保七年 (556) 省。隋开皇十六年 (596) 复置,属德州。治所在今山东临邑县北 (德平镇西南三十里)。大业初属平原郡。唐贞观十七

  • 狮岭墟

    ①又名横潭街。即今广东花都市东横潭村。明、清于此设狮岭巡司。②即今广东花都市西北狮岭镇。清光绪 《广东舆地全图》 花县图: 县西北有狮岭墟。

  • 隆益镇

    又名龙益镇。清置,属鄜州。在今陕西富县西北龙义湾。

  • 东安县

    ①西汉置,属东海郡。治所在今江苏东海县(牛山镇)西北罗庄古城北。东汉废。②东汉改东安侯国置,属琅邪国。治所在今山东沂水县西南三十里。西晋元康元年(291)废。隋开皇十六年(596)复置, 属莒州。移治

  • 乐盘山

    在今山东章丘市西。《寰宇记》卷19章丘县:“乐盘山在县(章丘县旧治)南二十七里。”

  • 交谷县

    隋置,大业三年(607)属日南郡,治所在今越南河静省义静以南。唐武德初改为文谷县。古县名。隋置,治今越南河静省河静以南。属日南郡。唐贞观后废。

  • 永安陵

    ①在今江苏丹阳市东三十里。为南齐高帝父宣帝陵。《元和志》卷25润州丹阳县:“南齐宣帝永安陵,在县北二十八里。高帝父也,追尊为宣皇帝。”②北宋宣祖赵弘殷(太祖赵匡胤之父)的陵墓。在今河南巩义市西南西村镇

  • 留坝厅

    清乾隆三十八年 (1773) 置,属汉中府。治所在今陕西留坝县西北柴关岭。嘉庆十三年(1808) 移治太平岭 (今留坝县治)。1913年改为留坝县。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置,治今陕西省留坝县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