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永德县

永德县

金大定七年(1167)以安德县改置,属兴中府。治所在今辽宁朝阳县东南柏山上。元废。


(1)古县名。金大定七年(1167年)改安德县置,治今辽宁省朝阳市东南柏山上。属兴中府。元废。(2)今县名。在云南省西南部。属临沧市。面积 3296 平方千米。人口32.6万。辖3镇、9乡(含1彝族乡、1佤族乡、1彝族拉祜族傣族乡)。县人民政府驻德党镇。县名取县境中部永康、德党两地的首字命名。唐南诏设拓南城,属永昌节度。宋大理名棣赕,属永昌府。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置镇康路,治今县东北永康镇旧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为镇康府;十七年降为镇康州,直属省。清属永昌府。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迁治今址。宣统二年(1910年)改名永康州。1913年改为永康县。因与浙江、广西的永康县同名,1914年改称镇康县。1950年属保山专区,1953年改属缅宁专区,1954年属临沧专区。1963年析镇康县境西部置县,沿用原县名,县治迁凤尾坝(即今凤尾镇),其余部分改置永德县,仍驻德党镇。1970年属临沧地区。2003年属临沧市。地处横断山地南段,滇西南山原北部。属南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玉米、稻、小麦、油菜籽、花生、豆类、甘蔗、橡胶、核桃等。为省茶叶、紫胶、蓖麻生产基地。工业有采煤、农机修配、制糖、制茶、水泥等。有电站。特产诃子(南药)。羊镇公路斜贯县境。纪念地有烈士陵园。古迹名胜有勐汞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土林。


猜你喜欢

  • 华谷城

    即今山西稷山县西北二十里化峪镇。《北齐书·斛律光传》:武平元年(570),“其冬,光又率步骑五万于玉壁筑华谷、龙门二城”。即此。北齐武平元年(570年)斛律光筑,即今山西省稷山县西北华峪村。为当时军事

  • 故县城

    在今四川新津县东三里五津。为北周时新津县城。《寰宇记》 卷75蜀州新津县: “李膺 《益州记》 云: 皁里江津之所,曰新津市。《周地图记》 云:闵帝元年于此立新津县。”

  • 萆山

    即抱犊山。在今河北鹿泉市西八里。《寰宇记》 卷61获鹿县: “萆山,今名抱犊山。韩信伐赵,使轻骑二千人持赤帜,从间道萆山而望,遂呼为萆山。” 《金史· 地理志》: 获鹿县 “有萆山”。

  • 岐阳县

    唐贞观七年(633)置,属岐州。治所即今陕西岐山县东北五十里岐阳村。《元和志》卷2:“以在岐山之南, 因名。”二十一年(647)废。永徽五年(654)复置, 至德后属凤翔府,元和三年(808)废。古县

  • 姚家砦

    在今甘肃武威市东北。《方舆纪要》 卷63凉州卫: 姚家砦 “在卫东北。正德中,边将苏秦等败敌于此”。

  • 福宁府

    清雍正十二年 (1734) 改福宁州置,属福建省。治所在霞浦县 (今福建霞浦县)。辖境相当今福建霞浦、福安、宁德、福鼎、寿宁等市县及周宁县大部分地。1913年废。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改福宁州置,

  • 巴铃箐

    即今贵州兴仁县东北巴铃。《清一统志·兴义府》“阿坚屯”条引《黔记》:“自(安南县)南门小路四十里至阿坚屯,三十里至独脚屯,四十里至巴铃箐,树木蓊翳。”

  • 北海

    ①春秋时指今渤海。《左传》:僖公四年(前656),齐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孟子·梁惠王》:“挟太山以超北海。”即此。②所指因时而异:初为北方远僻地域的泛称;春秋战国时又或指今渤海。《左

  • 兔麛山

    在今辽宁建平县北建平镇北。《辽史·地理志》 惠州: “太祖俘汉民数百户兔麛山下,创城居之,置州。”

  • 恤品河

    又作苏滨水、速平江。即今黑龙江省东宁县北绥芬河。明 《寰宇通志》 卷116: 恤品河 “流经建州卫东南千五百里,入于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