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汉中郡

汉中郡

战国秦惠王更元十三年(前312)置,治所在南郑县(今陕西汉中市东)。因水为名。辖境相当今陕西秦岭以南,留坝、勉县以东,乾祐河流域及湖北郧县、保康以西,米仓山、大巴山以北地。西汉移治西城县(今陕西安康市西北)。东汉复还旧治。东汉末为张鲁所据,改为汉宁郡。建安二十年(215)复改汉中郡。后辖境缩小,北周时仅辖今陕西汉中、南郑、城固等市县地。隋开皇初废。唐天宝初又改梁州为汉中郡,乾元初复改为梁州。


战国秦惠文王更元十三年(前312年)置,治南郑县(今陕西汉中市)。因在汉水中游得名。辖境相当今陕西省秦岭以南,留坝县、勉县以东,乾祐河流域以西和湖北省郧县、保康县以西,粉青河、珍珠岭以北地。西汉移治西城县(今陕西安康市西北),东汉复还旧治。东汉末改名汉宁郡,建安二十年(215年)复名汉中郡。建安后辖境屡缩,北周时只有今陕西省汉中、南郑、城固等市县。隋开皇三年(583年)废。唐天宝、至德时,曾改梁州为汉中郡。魏、晋、南北朝时为梁州、北梁州治所。东晋、南朝时,曾侨置秦州及其所属郡、县于此。


猜你喜欢

  • 丁东水

    在今四川乐山市城内。《清一统志·嘉定府一》:方响洞“在乐山县儒学前东百步许。水从洞出,甃为大井,声若环佩,锵然有韵,旧名丁东水”。北宋黄庭坚改为方响洞,作诗云:“古人题作丁东水,自古丁东直至今。我为更

  • 嘉卜寺

    即今内蒙古化德县城。本康保县地,1934年于此置化德设治局,1947年改为新明县。1949年改为化德县。

  • 博窝

    即波密。在今西藏波密县东南。清乾隆 《卫藏通志》 卷12作 “博窝”。

  • 栾古关

    明置,属复州卫。即今辽宁瓦房店市西南岚崮店。明 《辽东志》 卷3: 栾古关在 “ (复州) 卫南六十五里”。又 《方舆纪要》 卷37复州卫: 栾古关“以近栾古山而名。有官军戍守”。山东麓古城遗址尚存。

  • 马邑城

    ①在今山西沁水县东十五里马邑村。《寰宇记》卷44沁水县:“马邑城置在山上,县东二十里。《史记》:白起与赵括相战于长平之时,筑此城养马。其处峻险,南临小涧,北拒大川。”②在今山西朔州市东北三十三里马邑村

  • 咸 (鹹) 海

    又名热海,大清池。即今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唐为通西域的必经之路。唐玄奘 《大唐西域记》 卷1: “大清池或名热海。又谓咸海,周千余里。”

  • 天禄阁

    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未央乡小刘寨村。为西汉王朝收藏典籍之处。《三辅黄图》卷6引《汉宫殿疏》云:“天禄麒麟阁,萧何造, 以藏秘书处贤才也。”《陕西通志》卷72引《三辅故事》:“天禄阁在未央大殿北。天禄,异

  • 逡道县

    即东晋侨置逡遒县。治所在今安徽宣州市东北六十里。《宋书·州郡志》: “逡道令,汉作逡遒,晋作逡道,后分芜湖为境。”

  • 梨岭关

    一曰梨关。明洪武初建,在今福建浦城县西北七十里梨岭上。

  • 袁州路

    元至元中改袁州置,治所在宜春县 (今江西宜春市)。辖境相当今江西宜春、萍乡二市及分宜、万载县地。至正二十年 (1360) 朱元璋改为袁州府。元至元中升袁州为路,治宜春县(今江西宜春市)。属江西行省。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