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阳道
1914年由豫南道改置,属河南省。治信阳县(今河南信阳市)。辖境约当今河南伏牛山、沙河、洪河、维河以南地区。1927年废。
1914年6月由豫南道改名,治信阳县(今河南信阳市)。属河南省。辖信阳、南阳、南召、镇平、沘源、泌阳、桐柏、邓县、内乡、新野、方城、舞阳、叶县、汝南、正阳、上蔡、新蔡、西平、遂平、确山、罗山、潢川、光山、固始、息县、商城、淅川等县。辖区约当今河南省伏牛山、沙河、洪河、淮河以南地区。1927年废。
1914年由豫南道改置,属河南省。治信阳县(今河南信阳市)。辖境约当今河南伏牛山、沙河、洪河、维河以南地区。1927年废。
1914年6月由豫南道改名,治信阳县(今河南信阳市)。属河南省。辖信阳、南阳、南召、镇平、沘源、泌阳、桐柏、邓县、内乡、新野、方城、舞阳、叶县、汝南、正阳、上蔡、新蔡、西平、遂平、确山、罗山、潢川、光山、固始、息县、商城、淅川等县。辖区约当今河南省伏牛山、沙河、洪河、淮河以南地区。1927年废。
即今浙江衢县东南全旺。清设巡司于此。
在今蒙古国东部。《元史·太祖纪》:岁癸亥 (1203),“帝既灭汪罕,大猎于帖麦该川,宣布号令,振凯而归”。“岁甲子,帝大会于帖麦该川,议伐乃蛮”。
①蒙古至元三年(1266)置安宁千户,至元十二年(1275)改安宁州,属中庆路。治所即今云南安宁市。明、清属云南府。1913年废州改安宁县。②元至元十三年(1276)置,属广南西路。治所在今云南富宁县
西汉置,初为侯国,后为县,属涿郡。治所在今河北固安县西南五十七里。《水经· 巨马水注》: 巨马水 “东南径临乡城南,汉封广阴顷王子云为侯国。《地理风俗记》 曰: 方城 (在今固安县西南十七里方城村)
1944年晋冀鲁豫革命根据地由汶上县运河以西及郓城县东南部地析置,驻曹庄 (今山东嘉祥县西北梁宝寺镇)。1949年改属平原省。1952年复属山东省。1953年撤销,并入嘉祥、梁山二县。旧县名。山东解放
在今广西灌阳县南二里。《清一统志·桂林府一》: 通真岩 “一名灵岩。前后洞门敞朗,约深十余丈,广二十余步,如大厦焉”。
又名东古城。简称古城。即今安徽颍上县北东古城。唐杜佑《通典》卷177颍州颍上县:“又有故甘城,梁置下蔡郡。有关。吴、魏以来关防津济之所。”
金置,属真宁县。在今甘肃正宁县境。
在今河南舞阳县西。《方舆纪要》卷51舞阳县:“县西有苏寨山。《邑志》云:水源出于此。”
北宋置,属镇宁羁縻州。治所在今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西。熙宁八年(1075)废。古县名。北宋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西。属镇宁州。熙宁八年(1075年)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