沘阳县
即比阳县。西汉置,属南阳郡。治所即今河南泌阳县。
即比阳县。西汉置,属南阳郡。治所即今河南泌阳县。
即今湖北监利县东北五十二里周老咀镇。《清一统志·荆州府二》: 周老嘴集 “在监利县北、接安陆府潜江县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一度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中心。湘鄂西特委、省委、省苏维埃政府等均驻此
即彭亡山。今四川彭山县东北十里仙女山。《续汉书 ·郡国志》: 武阳有彭亡聚。刘昭注:“ 《南中志》 曰: 县南 (北) 二十里彭望山。”
①在今河南平顶山市西。《水经·滍水注》:“桥水出鲁阳县北恃山,东南径应山北。”《魏书·地形志》 鲁阳郡山北县:“有应山。”②一名应台山。在今湖北广水市东南三里。《旧唐书·地理志》:“隋改应山县, 以县
在今湖南益阳市西北。《新五代史·楚世家·周行逢传》:五代周显德中,湖南叛将张文表自衡州取潭州,周保权将杨师璠讨之,“师璠至平津亭,文表出战,大败之”。即此。在今湖南省益阳市西北。北宋建隆三年(962年
即今广西凤山县西南平乐瑶族乡。清雍正十一年(1733)设巡司于此。集镇名。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凤山县西南部,西邻凌云县。平乐瑶族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250。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设巡检司治此。土地革命
在今湖北崇阳县北五里。《方舆纪要》卷76崇阳县:大集山在“县北五里。自通城县龙窖山发脉,历方山、岩头而东至此,诸山崇聚,故县有崇阳之名”。
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置,属湖广都司。治所在今贵州天柱县东北五十里。清顺治十八年(1661)废。明洪武末置,治今贵州省天柱县东北。属湖广都司。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废。
在今云南镇雄县西。《明一统志》卷72芒部军民府:却佐溪“在府西一百五十里。下流入白水江”。
唐武德四年(621)置,属隆州。治所在今越南河山平省西北部。贞观元年(627)废。
①在今江苏盱眙县西。《舆地纪胜》卷44盱眙军:万岁湖,“《寰宇记》云:在城西二里。方圆三十里。昔周世宗驻跸于此。民因山呼,因以为名焉”。②在今安徽天长市西。《寰宇记》卷130天长军:“万岁湖在城西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