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沙面

沙面

一称沙基。在今广东广州市区西南。自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开埠以来,英、法始经营此岛。租界的五分之四归英,五分之一归法。外国商铺及英、法、德、美、西、葡、 日等国领事署, 皆在于此。


区片名。俗称拾翠洲。在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南端、珠江边。原是珠江冲积而成的沙洲,故名。经人工填修,成为一个椭圆形小岛。东西长900米,南北宽300米,面积22万平方米。宋、元、明、清历代为国内外通商要津和游览地。明代曾在此设“华节亭”,成为管理外商入口的一个要津(码头)。***战争期间,这里是城防重地。1958年整治沙面时,出土重4吨和3吨的大铁炮各一尊,现在原地陈列。***战争后,清政府于咸丰十一年(1861年)与英、法签订《沙面租借条约》,沦为英、法租界。外国领事馆也多设于此。南临珠江流经广州最宽和水位最深的江面,称为“白鹅潭”,可停泊 3000 多吨的轮船。北面和市区至今仍有一水环隔。岛上古榕青翠,如一浮在白鹅潭畔的绿洲,风景优美。白天鹅宾馆、国际海员俱乐部、波兰领事馆等设此。沙面建筑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猜你喜欢

  • 拉里宗

    亦作嘉黎宗。在今西藏嘉黎县西北嘉黎。原西藏地方政府设拉里宗。1959年改设嘉黎县。又称拉日宗、嘉黎宗。1912年置,治今西藏自治区嘉黎县城西北嘉黎。1960年撤销,改设嘉黎县。

  • 叠桑

    即今四川理塘县南濯桑。清雍正年间置叠桑土百户。

  • 安俾县

    西汉置,属安定郡。治所在今甘肃平凉地区或宁夏南境。东汉废。

  • 望州山

    ①在今江苏盱眙县南。《舆地纪胜》 卷44盱眙军: 望州山 “在盱眙县南五里五道港,此自南而望,见泗州城,因名望州山”。②在今湖北枝城市西南。《水经·夷水注》: 丹水 “出西南望州山,山形竦峻,峰秀甚高

  • 扎格斯台

    即今内蒙古正蓝旗西北扎格斯台苏木。清及民国间为察哈尔左翼正蓝旗驻地。

  • 北阻卜部

    又作阻卜九部或达旦九部,辽北境部族,当即蒙元史料所载之克烈部。天赞三年(924),耶律阿保机西征,抵古回鹘城,尽复阻卜诸部。其后时服时叛,至辽统和中始完全征服,分置诸部节度使辖之,统于西北路招讨司。统

  • 捉杀寨

    在今江西石城县西。《方舆纪要》 卷88赣州府石城县: 捉杀寨 “在县西。有巡司,明初置,本在县北,嘉靖初移于此”。《清一统志·宁都州》: 捉杀寨 “在石城县西门外一里。……本朝乾隆四十一年改名赤江巡司

  • 蒋谷水

    一名象谷水。即今山西太谷县东北嶑峪河。《水经·洞过水注》: 蒋谷水 “出 (晋阳) 县东南蒋溪,……蒋溪又西合涂水,乱流西北入洞过泽也”。

  • 咸 (鹹) 海

    又名热海,大清池。即今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唐为通西域的必经之路。唐玄奘 《大唐西域记》 卷1: “大清池或名热海。又谓咸海,周千余里。”

  • 陕津

    即大阳关。在今河南三门峡市陕县老城西北。《晋书·姚泓载记》: 东晋义熙十二年 (416)北伐,晋师至成皋,逼洛阳。后秦姚泓派军援洛阳,又遣姚懿 “南屯陕津为之声援”。即此。即“茅津”。